加入最愛專欄  收藏文章 

2018-07-26

儲蓄能減少生活擔憂

  在中學理財班,解釋為何儲蓄能減少生活擔憂,請學生回憶有沒有親人/認識的人面對失業,他們所面對的困境。然後問學生如果父母失業會否感到擔憂,說明若有儲蓄,即使失業時亦能解決生活所需,擔憂便較少。

 

  儲蓄日誌維持填寫三個月,高興有九成學生執行填寫,每個月主動給我過目,效果非常好。

 

  例如在四星期後,在交回的儲蓄日誌裏看到學生首兩個星期本來每星期只儲5元,在第三和第四個星期能夠儲到7元。學習「先儲蓄/後消費」,看到即時效果。

 

  另一位學生有零用錢150元,本來儲50元,當增加到200元,儲蓄也增加到100元。同學解釋說由於採用了這個方法,所以多了錢,便先儲起多一些,然後才用來消費,這樣便能儲多些了。

 

  反思問題:有兩個家庭,一個家庭每月賺5萬元(沒有儲蓄),另一家庭賺3萬元(有儲蓄3000元)。問學生如果兩個家庭的父母也同時失業,哪一個會更加擔憂?

 

不浪費,珍惜擁有 

 

  我解釋「洗手」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以不同的做法達到相同的目的,反思在日常生活,學懂只要思考,就能做到不浪費,把金錢節省下來用作儲蓄。

 

  洗手活動後的感想:好難,好耐,但可以慳啲水。再問他們學懂了甚麼?學生開始學懂了珍惜,例如會自備購物袋,會格價在不同地方買一包糖、買筆芯的價錢可能相差數元。

 

  延伸思考:課堂討論「日常生活當中還有沒有其他可以不浪費、能夠節省金錢的方法嗎?」

 

  我說吃光食物是最起碼的做法。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東南亞藝術市場是下一個熱點?一探各地獨特及吸引之處!► 即睇

更多親子理財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理財 #儲蓄 #消費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