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7
中印積怨,死結難解?
上一篇提到,印度對中國的抗疫援助毫不領情,但並非源自所謂的殖民地情意結。本篇再補充說明,雖然印度和中國在近代都是飽受西方列強的入侵和欺侮,照理說彼此應該惺惺相惜,對對方苦難感同身受,但偏偏雙方積怨甚深,甚至審慎悲觀地說,中印死結,難有解開一天。何以如此呢?一言蔽之,彼此歷史經驗和文化差異太大了!
(iStock)
首先,在對抗西方殖民入侵的經驗上,中印兩國差異太大,以至於彼此都以自己的經驗為榮,都不怎麼看得起對方的經驗。中國對抗外敵入侵,當然是以武制武,從鴉片戰爭,到中法戰爭,再到甲午戰爭、八國聯軍,再到抗日戰爭;從晚清,到民國,再到建立新中國;從朝廷政府軍,到地方軍,再到民間自發的義和團、紅燈照,再到由現代化政黨領導下的國軍和八路軍新四軍。面對外敵,都是奮起反擊,以弱敵強,百折不撓,最終才贏得國家民族的徹底獨立。但印度則不同,當英國殖民者入侵印度大陸時,開頭印度土邦、民眾甚至印度裔英軍士兵也會奮起反擊,起義戰爭也是風起雲湧。但後來隨著英國的殘酷鎮壓,逐漸銷聲匿跡。直到二十世紀,聖雄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成為印度獨立運動的主流形式,直到取得真正獨立,英國殖民者完全撤出印度。換言之,中國經驗在於以武制武,但印度卻是「非暴力不合作」﹗雖然兩者(尤其後者)都要依靠一定的機緣條件,方能獲得最後的成功,但彼此都顯然以自己的成功經驗為榮。新中國建立不久,就開始對朝鮮、越南等國家的民族解放戰爭進行國際主義援助,等於把自己的經驗輸送出去。同樣,印度在獨立之後,馬上與南斯拉夫等不願在美蘇兩大陣營站隊的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首任總理尼赫魯明顯對印度經驗充滿自豪感,而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模式更啟蒙了後來美國的民權運動。中印兩國如果各自沉浸於自己的成功經驗,倒也不會發生衝突,問題不是如此。
印度是最早承認新中國的國家之一,尼赫魯總理也積極與毛澤東、周恩來和陳毅等新中國領導人建立友好關係。但是,從新中國領導人的外交傳記中發現一個現象,就是周、陳等人覺得,怎麼尼赫魯好像總是以一種老師教學生的態度來對待中方?在朝鮮戰爭期間,尼赫魯曾經多次調停參戰各方;雖然毫無成果,但印度方面保持一種態度,就是新中國並不熟悉外交遊戲規則,印度是在調教中方,讓其學習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打交道。雖然這沒有引起中方的強烈反感,但也對印度的態度有所保留。一句話,印度尤其尼赫魯並不完全以平等的態度來看待新中國,而是以一種我比你更先進的政治優越感,來俯視中國。好了,時間來到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爆發,尼赫魯和印度軍方從來沒有想過會戰敗,除了上述那份政治優越感沖昏頭腦之外,事實上印度軍隊有很多參加過二次大戰的老兵部隊,打過德軍和日軍,加上同時獲得美蘇先進軍事裝備,真沒想過會輸掉。結果,兵敗如山倒,尼赫魯一下子從神壇上跌下來,原來印度還真打不過中國。這在尼赫魯、精英階層乃至民間社會的心理上,至少造成兩重衝擊﹕一是優越感喪失的巨大心理落差,簡直難以接受戰敗這個赤裸裸的現實﹔二是在精英階層和軍方心中,產生了一種近乎偏執狂一樣的復仇心理。但這才剛剛開始,下次再談其他重要但被誤解的文化因素。
【立即投票】今個農曆新年你會如何度過?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