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9
明日大嶼效益遠大於成本
上周談到基建及填海造地可很有效地達到4個目標︰保護香港的儲備,減少被歐美通脹侵蝕及被凍結的風險;帶動經濟增長;使港人住得大一些、價錢便宜一些;化解社會深層次矛盾。但這有一重要前提,基建或填海項目的效益要遠大於成本。現時香港有兩個大型項目正被考慮,一個是明日大嶼,另一個是北部都會區,兩個都符合成本效益的條件,十分值得,今天先談明日大嶼為何是一個優質項目。
明日大嶼第1期計劃是在交椅洲附近建造一個一千公頃的人工島(資料圖片)
明日大嶼第1期計劃是在大嶼山對出的交椅洲附近建一個1000公頃的人工島,若有第2期,則在喜靈洲附近多填海700公頃,兩個項目加起來共1700公頃,與將軍澳的1718公頃相若,但卻遠小於沙田的6940公頃。
首期可建26萬住宅單位
建成第1期後,可建15萬至26萬個住宅單位,其中3成是私營單位,7成是公營房屋單位,人口容量40萬至70萬。若建成第2期,則總共可有40萬個房屋單位。我們可先集中在第1期的1000公頃之上。
交椅洲人工島建成後,其功能遠不止於提供住宅所需的土地,計劃包括建造400萬平方米樓面面積的商業樓宇和辦公室,香港欲發展一個新的商業中心區,這些辦公室十分重要。東亞15國簽訂的RCEP可為香港帶來新的機遇,但這亦會產生新的辦公室需求,若無新的商業中心區,中環的天價辦公室終會成為香港發展的障礙。
它的基建計劃也是矚目的。除了島上的街道及水電煤氣等等基礎設施之外,尚有一條交椅洲往香港島的運輸走廊(隧道加道路),及連接上堅尼地城的鐵路(幾分鐘可達港島),交椅洲與大嶼山之間另有一條連接道路,及一條到欣澳的鐵路。這些交通基建,除了方便市民的交通之外,對機場也有特別意義,從此機場的乘客可與港島更直接的連起來,就算青馬大橋出現事故被癱瘓掉,空運的貨物及乘客仍有另一出路離開大嶼山。
交通網鞏固轉口港實力
從上可見,交椅洲計劃帶來的社會效益是多方面的,當中包括政府有多些可用之地,港人的休憩地方增加,香港多了一個龐大的交通樞紐,鞏固她作為轉口港的實力。當然,商業用地及增加住宅供應都是重中之重。不過,在計算效益時,我們大可不包括社會可獲得的重大效益,只狹義地算及政府庫房的財政收入。就算是如此保守地估算,交椅洲的收益也是驚人的。
我們可以只計算為建造私營住宅及商業樓宇的賣地收入。香港測量師學會在2018年曾假設住宅樓面每平方英呎9000至1萬元,辦公室每平方英呎8000至1萬元,並從這些假設中推算出賣地收入共有9740億至11430億港元。這些假設是用2018年9月的地價作根據,我們知道,中環及金鐘每平方英呎樓面造價等閒5、6萬元,較廉價地區的甲級寫字樓也要萬餘元以上,前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也認同這些估算。我們可取其少者,即賣地收入可達9740億元。
成本如何?也是用2018年9月的價格計算,土木工程拓展署的估計如下︰交椅洲人工島的填海1400億元,島上基建1160億元,上文提到的4項交通道路、隧道、鐵路等基建共1640億元,即整個交椅洲工程的計劃成本是4200億元。不少人有一種印象,以為項目的總成本是6240億元,但其實額外的2040億元,是用以支付交椅洲以外的基建與填海,不應包括在內。
交椅洲工程料賺5540億
賣地收益是9740億元,成本是4200億元,那麼交椅洲可以帶來5540億元的利潤。利率的高低對這估算會有些影響,但作用不大,我不作處理。
由此可知,就算我們不理會公營房屋所用的土地也有巨大的價值,社會效益也很重要,光是造地賣地的財政效益已遠大於成本,建造這項目,可謂藏富於地。
土地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地產商有人贊成有人反對,視乎他們現時持有甚麼地。我可管不了他們之間的利益衝突,只是依理而說。不過,社會中也有一些爭議,下月有機會我將討論一下反對者的意見及評價其對錯。
轉載自: 晴報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