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21-06-09Text: 方思捷

「交夠國家,留足集體,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一個寒冷冬夜,18位農民在安徽鳯陽小崗村一間破落茅屋召開了一場秘密會議。

 

  那年安徽大旱,嚴重影響收成,人民生活困苦。十多戶農民為了生計,決定「瞞上瞞外」,私訂協議,放棄原來以生產隊為單位的耕作模式,改以家庭為單位,採取「包產到戶」(家庭聯產承包),各家各戶各自承包土地耕種,種出來的收成,「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昏黃的油燈下,18人在秘密協議按上紅指印,一場農業革命悄然展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生產隊18戶農民偷偷地按下了鮮紅指印,率先實行了「包產到戶」。印契約書原件現存在中國革命博物館內,上面寫着:「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以后能幹,每戶保証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坐牢殺頭也甘心,大眾社員也保証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時中國處於改革開放的分岔口,儘管文革結束,農村管理仍按照1958年社會主義建設路綫的指導思想管理,即「三級所有,隊為基礎」,農產品歸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文革後,公社弊端浮現,過份追求平均主義,忽略人性自私,「做又三十六,不做又三十六」的個性,農民失去工作動力,農產收入大跌。

 

  在1978年之前,小崗村是入不敷支的「三靠村」,「吃糧靠返銷,生產靠貸款,生活靠救濟」,村民經常要外出討飯,遇上大旱,更是無以為繼。面對飢寒交迫,農民冒著坐牢風險,頂著資本主義復辟批評,放手一搏。

 

  可是農民們的秘密,還是被田裏綠意盎然的苗頭「出賣」。1979年春天,時任鳳陽縣委書記陳庭元到小崗村巡視,從生機煥發的農田和農民積極的表現看出端倪。縣政府未有扼殺農民行動,以默許態度,靜觀其變。

 

1979年秋,領頭在安徽鳳陽小崗村實行「包產到戶」的農戶之一(左起)嚴立坤、嚴俊昌、嚴立學,站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心中充滿希望。(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年18位帶頭農民之一的關友江憶述,實行包產到戶,改變農民「幹活打呼嚕,出勤不出力」的陋習,大大釋放生產力。

 

  1979年秋,小崗村的打穀場上一片金黃,糧食產量破紀錄達13.3萬斤。有指產量相當於1966至1970年的總和,亦有人指,與1955年至1970年15年的糧食總量相近。無論如何,數字反映農產大增,人均收入由上一年的22元增至400元。十多年來,小崗村首次向國家上繳餘糧。

 

  不過,小崗村的做法一度惹來全國爭論。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為事件一錘定音:「農村政策放寬以後,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之後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確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肯定農村改革方向。

 

鄧小平在1980年肯定「包產到戶」對改革開放的貢獻,認為這種方式不會影響集體經濟。(圖片由作者提供)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主要糧食產量由1978年的3億噸,翻了一倍到2017的6.6億噸,由集體生產到包產到戶,憑票買糧到糧食商品化,中國糧食改革,見證國家發展變遷。

 

  有興趣了解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閱讀更多中國故事,可瀏覽網址:www.ourchinastory.com

#時空筆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

更多時空筆記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