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7-11-21Text: 團結香港基金執行總編輯 廖美香

以Uber模式為長者治病

  依靠互聯網科技能有效調配資源,減少資源閒置,又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實踐「共享經濟」,是近年備受推崇的營運模式。其實,社會上樂助的資源不少,我們應好好珍惜。「共享經濟」已進入老齡服務界,只要有牽頭人用心整合,便能為長者作出貢獻。

 

安老醫療靠科技

 

  面對人口老化,利用科技解決盛齡城市問題應是大勢所趨。政府施政報告因應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支持推動樂齡科技。政府將於明年成立十億基金,資助安老社福機構購買及試用樂齡科技產品,令院舍負苛,減輕護老人員的負擔與壓力。

 

 

  事實上,民間已默默因應老齡結合科技進行創新探索。社企「老友所醫」(Doctor Now Needs) 作為科技平台,以共享經濟模式,利用社會資源,也能為院舍減輕人手。創辦人馮治本醫生有感於公私醫院服務失衡,六成公立醫生因診治九成病人而應接不暇;四成醫生於私家醫院照顧一成病人,故鼓勵私家醫生善用閒置時間服務社群。

 

老有所依、老友所醫

 

  老友所醫是專為安老院院友進行治診的流動應用程式(App),省卻院舍派陪診員帶院友到醫務所求診及候車的繁瑣。該社企去年10月成立,類似Uber 共享經濟的操作。目前約有三十名醫生可以接單應診,現行初階段可為七十間跨越十區的院舍服務。院舍可透過程式發出通知,醫生看見時間合適就去應診。「面對第一次求診的院友,醫生是親自上門面談,接著會開方,由速遞公司送藥;之後覆診以視像診症進行。」除星期六、日之外,該醫務社企可提供朝八晚六應診,至今已提供2600次醫療服務。

 

 

  現實上,偶有醫生群內無法接單,便由馮醫生包辦,一般病情是傷風、感冒和皮膚病;如屬急症會建議去醫院急診。「有的女醫生要照顧家庭,不打理醫務所,是自由人,因而加入為長者治病的行列。」每次診金380元(可收醫療券),包括醫生上門就診、五天藥物以及免費覆診。比較私人診所治病收費上千元,老友所醫的醫生實質每次只收其中200元(帶車馬費性質)。馮醫生說,該社企期望更多醫生參與,使拓闊更大服務範圍包括:上門幫助獨居長者,並為志願組織服務,希望加強社區的長者基層醫療,令長者自主安享盛齡生活,實現居家安老,融入社區。

 

運用創新科技 創建盛齡城市

 

  總的來說,運用創新科技創建盛齡城市,令長者延緩衰老,並改善安老服務,提升長者健康,也可減低政府醫療負擔。社會各界宜攜手多作溝通,了解安老服務的需要,科技界作創新構思,社福界又可締造服務機會,大家共同協作更多新頴、別具意義的服務。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政策.正察文章
你可能感興趣
#App #長者 #創科 #安老服務 #社企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