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2-09-07

風光攝影經驗談(下)


善用光線,用光影塑造美景
 
  攝影藝術是光與影的藝術,特別是風光攝影,光線的照射角度、反差強弱、光的色溫等因素對作品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很講究光的運用。
 
早晨、黃昏的陽光最美
 
  晨昏之光不但色彩格外悅目,而且因為這時的陽光柔和含蓄,低角度的照射造成廣泛的陰影,可隱去大地上雜亂的細節,令天地變得更加神秘。要珍惜最初的和最後的一點陽光。日出之前的晨曦和日落之後的迴光返照,時常會使天空彩霞輝煌,氣氛奇異,千萬不要錯過。
 


《梯田晨霧》。攝於雲南元陽。135菲林SLR照相機,7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50菲林,1/60秒,8光圈。

《晚霞》。攝於海南島。135菲林SLR照相機,16~35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15秒,8光圈;為了使較亮的天空與較暗的地面達到光平衡,我在鏡頭前加了漸變灰鏡片。

《夕陽照歸途》。攝於內蒙古呼倫貝爾。改裝之紅外線DSLR照相機,10~22mm變焦鏡頭; ISO 400菲林,1/125秒,11光圈。紅外線攝影能使雲天對比強烈,納入大面積的甚有動勢的天空更加強了畫面的氣氛。

  
側光和側逆光
 
  側光和側逆光比順光更富美感和立體感,往往還能產生較大面積的投影,使畫面的光影更為生動。因拍攝風光應盡可能用側光或側逆光。
 
利用區域光
 
  由於雲影、山影等關係,太陽只照射到大地的部分區域,這類局部光線時常會增添特殊的氛圍,比陽光普照更顯得神秘。
 
光源色溫的作用
 
  戶外大自然的「色溫」,是指太陽光在不同時間透過不同的氣象條件照射下來,影響自然景觀呈現的不同顏色傾向,其含意是源自人們對火燄溫度的理解:藍的火燄溫度高,所以偏藍色的色光稱高色溫;紅、黃火燄溫度相對較低,故偏紅的色光便稱為低色溫。一般人喜歡早晨、黃昏時的低色溫光,顯得熱烈、豐富和神秘;反之,低色溫的光則有高遠、冷峻、靜穆的感覺。如果現場色溫不如理想,可以在鏡頭上加用矯正色溫的濾光鐘,或者用數碼相機的白平衡功能來調節。用電腦進行後期製作時,也有很大的改色餘地。
 

《郊遊》。冬季攝於香港南生圍濕地,逆光使大片的葦草透亮。全畫幅DSLR照相機,70~200mm鏡頭;ISO 200,1/125秒,f/11。

《南生圍抒情》。攝於香港南生圍濕地。APS-C畫幅DSLR改裝之全彩紅外線照相機,10~22mm鏡頭,前置IR680濾鏡;ISO200,1/40秒,11光圈;後期製作時將紅、藍色版對調。在紅外線的作用下天空雲層的層次非常豐富,遠景明亮,處於暗部的人物也被提高了亮度。

  
處理光平衡
 
  有時,光線的照射使天與地、水與地之間的反差太大,超出了感光材料的記錄範圍,結果拍出的照片光暗對比極不平衡。攝影者應主動地去判斷光比是否平衡,如果反差太大,可以用光平衡濾鏡來補救。例如拍攝過光的日出日落時,若以地面為準來曝光,天空一定曝光過度而顯得慘白無色;反之,如果只顧得天色,大地就漆黑一片。此時,如果使用漸變灰鏡,便可以減低天空的亮度,將天地間的亮度比調整到理想的範圍。
 

《大迭水瀑布》。攝於雲南路南,當時瀑霧如雨撲面而來,我用衣服包住照相機,只露出鏡頭來拍攝。135菲林SLR照相機,16~35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50菲林,1/125秒,11光圈。

  
善用HDR技術
 
  如今,數碼攝影已發展了專門解決光平衡問題的HDR技術,即High Dynamic Range Photography,中文稱作「高動態範圍攝影」。這其實是將同一景觀中的亮部、暗部及中等亮度部分的最佳曝光值合成一個完美畫面。此技術又有兩種方式:一是以包圍曝光拍攝若干畫面後,在電腦後製時合成作品;一是用某些照相機已內置了HDR處理功能,拍攝即時便合成了作品。
 
  我在此所說的「善用」,是針對時下濫用HDR技術的風氣,使許多人的作品顯得非常造作。例如拍攝一座在陽光下的宮殿,經HDR處理後竟然不但其外觀金碧輝煌,連本來處於深暗中的宮殿內部也金碧輝煌、毫微畢現,這就完全有失自然、矯揉造作了。
 
善用天際,激活無窮的變化
 
  千變萬化的天空,給風光景物帶來無窮的變化,但並非所有天色能起到美化畫面的作用,而且如果不掌握適當的接巧,再美的天空也未必都能拍出美的效果來。如何處理天際是拍攝風光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取景時要不要納入天空?要納入多少天空?怎樣處理天與地的光比關係?怎樣解決天空曝光的棘手難題?…
 
天與地的呼應關係
 
  無論多美的天空,如果沒有地面景物的呼應襯托,也甚少可以獨立構成畫面的。因此,我們更應重視處理天與地的呼應、對比及調諧關係。前面講過如何處理天地的光平衡問題,其實已包含了調諧對比的處理,此處不贅。
 
避免「穿天」
 
  缺乏層次的陰天、密雲天和某些色相不顯的逆光天空,看上去寡淡無昧。這樣的天空,應盡量少納入畫面。如果構圖需要取部份天空,則可利用濾光鏡在天際加點色彩或密度;也可以用樹木枝葉等物安排在天空位置,以破除其單調乏味。當天空與構成畫面的景物毫無關係,且天空入畫後便顯得太過明亮刺眼,干擾了主體景物,這就叫做「穿天」,是極不可取的。「穿天」是許多尚未脫離幼稚期的攝影初哥最常犯的毛病,不加取捨的「一網打盡」,是缺乏處理的構圖。應緊記:攝影是用「減法」構圖的藝術,干擾視覺的多餘天際應在構圖時狠狠裁掉。
 
朝霞貴早,晚霞貴遲
 
  天色最美的時候無疑是早晨和黃昏。但是,未必是在日出日落之際,有時會是在日出前的晨曦和日落後的迴光返照。有經驗的攝影人都知道「朝露貴早,晚霞貴遲」的道理,拍朝霞要盡量提早到位,拍夕照應守到晚霞消失的最後一刻。
 

《高田峰林的晚霞》。攝於廣西桂林陽朔。135菲林單鏡反光相機,16~35mm鏡頭;ISO 100彩色反轉片迫冲至ISO 200,1/60秒,f/8。

  
準確曝光
 
  曝光不準確,美麗的天色就會大打折扣。越是燦爛輝煌的天空,往往越難拍,這是因為,當天上雲彩有耀目的高光,極易使測光產生誤差。因此,經驗不足的人,採用相機上的平均測光模式比較保險;如果高光很強或高光面積很大時,必須增加1 級左右的曝光量。有經驗的人,則可對景觀進行多處的點測光,然後綜合評估出最佳的曝光值。例如:在日出、日落之際,一輪紅日輝映滿天彩霞,此時可分別對紅日、雲霞、天幕進行點測光,然後評估曝光值。一般以顯現濃艷橙紅色的雲霞或天幕上的中度藍色為測光基準,可讓紅日過曝1 級;而對於欲保留淺淡色彩的亮處,曝光過度不超出2 級。曝光超過2級的部位,就基本上沒色彩了。
 
水域的利用
 
  江河湖海是風光攝影中常見的的組成要素。在處理天地關係時,水域常常對天際有明顯的呼應和平衡作用。水色是天色的反映,天藍水便藍,天紅水便紅。當大地與天空的光差太大時,能夠找到一片水面作天的呼應,往往就能解決光平衡的問題。
 

《月亮湖》。9月下旬攝於內蒙古與河北交界的塞罕壩。135菲林SLR照相機,7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125秒,8光圈。湖水湛藍,這是藍天顏色的反映,在順光時尤其明顯。

《水中天》。攝於塞罕壩。135菲林SLR照相機,16~35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60秒,11光圈。平靜的湖面完美地反映出天空的景象,我將水中的天景作為主體,意境便不一般。

《伊瓜蘇瀑布》。攝於阿根廷。APS-C畫幅DSLR照相機,24~105mm變焦鏡頭; ISO 100菲林,1/200秒,10光圈。以觀光小遊船作對比,顯出瀑布的宏壯氣勢,並使畫面更為生動。

  
建立自己的天空圖庫
 
  特別美麗或氣氛極佳的天色,是可遇不可求的,有時可以成為風光攝影作品的主體;即使一時找不到適當的景物來襯托,也不要輕易放過。不妨將這天空景象拍攝下來備用,將來可用作合成有創意的畫面。今天,影像的數碼化和電腦圖像處理技術,已使「改天換地」成為輕而易舉的事了。
 
掌握季候和色彩表現手段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色彩的表現實在太重要了。尤其是拍攝以新綠為特徵的春色、以五彩繽紛為季候特徵的秋色和銀妝素裹的北國之冬。
 

《雅拉雪山》,10月中旬攝於四川西部高原。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70~3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50菲林,1/60秒,8~11光圈。

  
  以秋天為例。萬木霜天奉送了豐盛的色彩視覺大餐,這是秋色最迷人之處。因此,強調色彩、表現色彩對比關係是拍攝秋景的基本要求。
 

《紅葉》。10月上旬攝於長白山脈西麓的遼寧雙橋溝,時為陰天。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7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50菲林,1/30秒,5.6光圈。

  
  首先要掌握最佳季候和拍攝時機。稱為「金秋」的日子各地不同,這「黃金時段」非常短暫,一般不超過10天,必須打探清楚。通常是在最初的霜降或氣溫接近0℃時,落葉樹木的葉子受凍而由綠變成黃色、橙色、紅色或紫色,漫山遍野呈現赤橙黃綠的繽紛景象。接著一陣寒流,葉子就會在凜冽朔風中凋萎飄零。當然,「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意境也是很值得拍攝的。
 

《秋林》。9月下旬攝於內蒙古與河北交界的塞罕壩。135菲林SLR照相機,7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125秒,8光圈。逆光下樹葉透光的色彩特美。

《白哈巴村》。9月中旬攝於新疆阿爾泰山。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8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125秒,8光圈。區域光使景觀顯出國神秘的氣氛。

  
  自然景象,還要通過一些手段強化色彩才能表現得更鮮活動人。首先要曝光準確。其次是從相機設置入手。如果你使用數碼相機,不妨在相機菜單中的色彩風格一欄中選擇「風景」模式,或將色彩飽和度設定為「較強」。秋景一般都是暖色調的,但有時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功能會將暖色的畫面「矯色」,使你得不到預期的色彩效果;這時可試用自定白平衡,選用「陰天」模式常能使影像的色調變暖。
 

《田野》。攝於緬甸,在行進中透過車窗拍攝。135菲林SLR照相機,70~2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500秒,5.6~8光圈。田野的濃艷色塊對比是此作的力量所在。

《山林》。9月中旬攝於新疆阿爾泰山。120菲林SLR照相機,100mm變焦鏡頭;富士RVP ISO 100菲林,1/125秒,11光圈。

  
  如果使用菲林拍攝則可選用色彩較濃艷的菲林種類,如富士菲林中的RVP 50彩色反轉片等。
 
  光照的角度對葉子的鮮豔程度有很大影響。通常在朝陽、夕照時,色彩最濃艷;側逆光時,葉子顯得通透明亮,也會使整體色彩較為亮麗。
 
  還有一點提示,迷人的色彩容易使人的視覺得到滿足,因而影響拍攝者忽略了構成風景畫面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構圖佈局、線條應用、造型對比等等。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畢加索的市場潛能有多強?亞洲收藏家如何從新角度鑑賞?► 即睇

更多一哥教攝影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傾力救市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