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5
馬時亨女兒辦校 為品格領航
港孩活在事事不能輸的教育下,有家長開始反思,要為孩子在品格奠基,方能讓他們健康成長。熱心教育的品格學校校長馬露明(馬時亨女兒),早在09年已見到品格教育的迫切性,多年來堅持推動、設計系列課程,至今已孕育出不少能自我肯定、關心朋友及社會的新一代。
學校書架放滿Christine在各地搜羅關於 Identity、Relationship及Community的童書。
馬露明(Christine)自言本身性格偏靜,但經歷生活洗禮,也可以很外向。「無論我是哪種性格,重要是我欣賞和喜歡自己,我希望學生也能如此。」她深信每個小朋友都有領袖潛質,學校課程圍繞三大主題,包括認識自己、人際關係及身體力行回饋社會。她強調孩子要由認識自我身份開始,紮根後方能拾級而上,「我們設計了用手指模去玩的童書,因指模是人人不同,令小朋友有共鳴。」
遊戲教責任感
她開辦的JEMS創校時先開小學課程,三年前增加幼稚園組,收三至五歲小朋友,今年一月試開兩歲BB組。她謂教三、四歲幼兒抽象的責任感,會與學生玩比賽執玩具,把玩具倒滿一地,請他們把玩具放回原狀。「不會單向教理論,而是用遊戲讓小朋友體驗。我曾疑惑三歲幼童能否理解責任,但家長反映孩子能把堂上的故事和遊戲,帶回家中。對父母說他們可以自己吃好飯,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她謂小學組別學責任則會用到作文、看電影和討論等讓他們掌握,也需要思考深一點的層面,包括如何為自己的零用錢、時間,甚至個人情緒負責任。
拆解孩子心結
Christine 與小朋友上課。
Christine作為課程設計人,形容教品格要有良好師生關係及理解孩子深層次需要。「送子女來的都是有心家長,五年前有個11歲女孩,因到處欺負人,媽媽希望她來這裏改變行為。」小女孩現已讀中學,公開分享自己故事:「因她排行最小,自覺比不上兩位兄姐,故到處欺負人平衡自卑感。她上了一年課,明白人人有獨特一面,拆解心結後改變很大,後來找我問怎樣幫朋友不要自毀,她觀察入微,變成幫助者。」她多年來聽到很多故事,成為推動自己的動力。「創校是來自使命,現今看到的是學生生命有改變,更開心看到品格教育延伸至家庭。」
記得全校學生名
她與爸爸馬時亨(中)和妹妹(左)感情好,學校每年的畢業禮,父母都出席以表支持。
Christine謂八歲時在英國遇到良師,影響一生。之前她在港讀書受到老師標籤,「老師覺得我好慢、不講話,懷疑我學習能力,召見媽媽。我慢慢失去自信,赴英讀小學遇到一位老師,她叫我寫下自己的強項,我說不懂寫,因我根本不知道,結果她一一數出我的優點,例如我能寫作、愛關懷別人……自此我才慢慢去認識自己,建立信心。」她笑謂今天懂得用正面看每個孩子,上天也給她一項恩賜,便是記性特別好,叫得出所有學生的名字,「這能讓他們感到自己很特別。」
Source: SKY POST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