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2
投資騙案暴升老嫩皆中招 17歲仔被網友呃21萬 8旬婦放租失亡夫遺產
【晴報專訊】投資騙案杜之不絕。警方表示,去年投資騙案數目較2020年暴升逾4.5倍至2,850宗,今年首4個月,無論個案數目及涉款金額均比去年同期升約5成。騙徒更向未成年學生「埋手」,有17歲中五生誤信經交友程式認識僅數小時的「專家」投資加密貨幣,結果被騙去21萬元積蓄;另有8旬老婦因網上放租樓盤而洩露個人電話,慘遭騙徒呃去910萬元,包括丈夫留下的500萬遺產。
今年首4個月涉及加密貨幣和股票的騙案,均顯著增加(資料圖片)
專家提醒,證監會本月1日起容許本地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為零售投資者提供服務,並推相關保障措施,惟至今未發任何相關牌照,籲應提高警剔。警方亦指出,如投資者被要求轉帳至本地個人戶口便應提防,且投資時應盡量告知家人。
一些「投資平台」會顯示新聞資訊或其他「用戶」交投紀錄,警方提醒一般投資程式並不會顯示涉投資者私隱資料。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督察吳振耀表示,投資騙案數字由2020年全年的510宗,增至去年的2,850宗,升近4.5倍;去年損失共18.6億元。而今年首4個月已錄得1,174宗投資騙案,涉款達7.086億元,均比去年同期升近5成;其中今年首4個月涉及加密貨幣和股票的騙案,均顯著增加,前者由去年的536宗升至675宗,涉款由3.33億元升至近4.17億元;後者更由46宗大升至229宗,涉款由1,605萬元暴增至近1.22億元。
首4月個案及涉款 均年升5成
商罪科高級督察劉兆寶提醒,騙徒不分老嫩,甚至向未成年學生下手。一名17歲中五男學生今年4月聽從在交友程式認識僅數小時的「投資專家」所言,數日內存入共21萬元積蓄投資加密貨幣,最後被拒提款後,才知誤墮圈套;又有80歲退休老婦去年7月在網上知名樓盤平台放租並留下電話,未幾收到自稱美國的「投資分析師」冀回港租樓,2人交談2個多月後,有人介紹了一款「外滙投資平台」,事主因信任對方,去年9月至今年2月分28次入帳910萬元至18個個人銀行戶口,當中500萬元為丈夫的遺產。
警方提醒,如投資者被要求轉帳至本地個人戶口,便應提防是否騙局。
劉說,事主初時未知受騙,更看到「帳面餘額」最高曾達5,400萬,惟至今年3月擬提款時,被對方游說不要急着提款,到4月其「戶口」被凍結,更有人藉此索取800萬元「手續費」後始知受騙。
宜告知家人投資事宜 減風險
他補充,2名受害人的同住家人均對事件不知情,籲市民除要了解投資產品的性質,且最好告知家人,如對方要求入帳至個人戶口作投資,極大機會涉及騙案;另偽冒交易平台會以「形象化」方式讓市民有假希望,誤以為確實有賺錢,然後「加碼」。
另一名54歲女子今年1月遭其「網上情侶」誘騙進行投資,她不虞有詐將2,700多萬元分97次存入43個不同個人戶口,是首4月內最大宗損失。吳振耀強調,一些「投資平台」可能會顯示新聞資訊或其他「用戶」的交投紀錄,但強調這不代表是正常投資平台,尤其涉投資者私隱,一般投資程式不會顯示。
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資者教育及企業傳訊總監楊蔚怡透露,有調查發現,逾半受訪者曾遇上騙案,更有約9%出現金錢損失。她指,大部分投資虛擬資產平台設於海外,如遇上問題難以追討,證監會本月1日起容許本地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申請為零售投資者提供服務,並推出相關保障措施,但強調至今仍未發出任何相關牌照。
轉載自: 晴報
【你點睇】港府本年度已錄逾2千億元赤字,有議員指或難符基本法力求收支平衡之規定。你認為當局應如何解決財政問題?►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