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5
如何與幼兒溝通?(一)
最近報讀了女兒學校學前班的兒童心理學課程,一連七個週六的早上來到孩子的學校上課,學習一下相關的知識。感覺學校真的不錯,還有這方面的課程給我們,所以筆者打算在此分享一些有趣和實用的內容,希望各位和我一起進一步了解自己孩子。
二十一世紀的母親不只要「主內」,還要「主外」,雙職家長責任繁重,每天晚上七、八點鐘拖著疲勞的身軀回到家,已經算早,晚上能與孩子一起的時間最多只有兩至三個小時,真的不夠,只有想辦法重質不重量。怎樣提高和孩子間的溝通技巧,和加深認識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這個課程的中心。
第一節課的趙老師,就提出兩個問題:甚麼是父母?怎麼做父母?父母兩字雖然比劃簡單,但是兩字背後的責任和使命卻一點都不簡單。當父母親的除了要撫養孩子外,還要負起教育的責任。世上沒有人天生懂得如何做父母,當父母的學問和技巧都需要學習,所以邊做邊學也是個不錯的途徑。
根據艾力遜(Erik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人生分為8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0-1歲(嬰兒期):發展的任務是信任,如果發展順利的心理特徵是對人信任,有安全感。如果不順利的話,對面陌生環境會有焦慮感。
在嬰兒期:父母和孩子在餵奶的時候就開始建立信任,所以有些育兒作家提過,如果媽媽能餵母乳的話,對媽媽和孩子間的親密感建立很有幫助。在嬰兒初生期,主要是靠嘴巴來認識這個世界,如果孩子的吃奶時間固定,而且吃得飽,孩子就會慢慢建立安全感。
第二個階段是2-3歲(幼兒期):發展的任務是自主,如果發展順利的能按社會要求,形成自律。如果發展不順利的話,會變得缺乏信心,行動畏首畏尾。
在幼兒期:孩子可以自由活動後,開始希望自己探索這個世界,父母可以陪孩子旁邊,給機會她自己多嘗試,比如:自己吃飯、穿衣服、洗臉等,慢慢從探索中,建立良好的習慣。(下篇繼續和大家分享)
《說說心理話》青少年自殺率上升,如何分辨求助訊號?社工分享陪伴的重要性►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