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11-05

學琴背後的期望

  「你的女兒學些甚麼?」許多年前,一位偶然遇見的朋友問我。

 

  一個大家都問過別人,而又給人問過的問題。

 

  「她學鋼琴和普通話,最近她愛打羽毛球。」我說。

 

  「這麼少?」她帶有疑問的說。

 

  我以一個「信不信由你」的表情回應了她。

 

  「她學鋼琴學到甚麼級?」

 

  「沒有吧!」我不知怎樣答覆她,隨便的說。

 

  「她多大了?」

 

  「十三歲。」

 

  「十三歲?『叻』一些的起碼也應該考五、六級了。」她一面說一面盤算。

 

  我唯有告訴她,我女兒不喜歡為了考試而每年不斷練習三兩首歌,所以不考試了。

 

  她聽後,大感驚訝的說:「怎麼可以呢?孩子嘛!應該逼逼他們,他們其實可以做得多些,你逼他們,他們便……」

 

  然後她說了她十二歲的女兒考八級鋼琴的事。

 

  「她不肯學的,我逼她說『你不肯學便不要跟我去旅行』,你考到八級,我便買部iPod給你,卒之她便一直考,考到七級,這兩個星期考八級了。」她說。

 

  更有甚者,為了保證女兒考到八級試,她為女兒連續報了兩次,每星期一次。她說:「第一次她可能怯場,彈得不好,第二次可以追得返,這叫做買『保險』啊!」

 

  望著這個媽媽,我不知如何說下去。

 

  我有一個好朋友,他的女兒十二歲時已經考到八級鋼琴和八級樂理。厲害吧!不錯,小小年紀拿的成績,由一級到八級都是Distinction,總分150分,她拿到149分……

 

  可是,自她媽媽把她的「威水」證書用相架鑲起掛在大廳上給朋友看的同時,她再沒有踫過那部鋼琴。十多年來,她已讀完大學,從不彈琴亦不聽音樂會,她讀的科目亦跟音樂毫無關連。

 

  她考琴試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滿足了她亦得到「解脫」。而我希望孩子學音樂是為了滿足她的感覺、她的生命。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 消費能獲取快樂?買不起,不如花光錢錢$$?「習得性無助」有何影響?一起看看正確理財觀念。► 即睇

更多怪獸父母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