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3
面對民企傳承,政府該做的和不該做的
未來10年中國企業家最關心的問題,不僅僅是人民幣匯率、勞動力價格、稅負過重等這些加在民企身上的枷鎖,還有自己的企業該如何傳承下去。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第一批下海創業的人已經面臨退休,這是我們面臨的最實際的問題。
中國社科院的調查顯示,中國第一代企業家的平均年齡已處於55歲至75歲,此後5到10年內,全國將有300多萬家民營企業迎來代際傳承。截至2012年7 月15日,A股有1394家民營企業,其中有684家為家族企業,但只有7%的「二代」正式接手家族企業,剩下的絕大部分企業還在創一代手中。目前全球前 100名富豪有34%是來自於繼承,中國的前100名富豪只有1%是來自於繼承,其他的都是富一代在掌控。所以這個資料也證實了一個觀點,也就是說財富還在第一代手中正要開始傳給第二代。那麼我們的第二代能不能有所作為,將第一代的事業發揚光大,這不單是這些家族的責任,就是對全國老百姓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事件。因為只有他們做得好,我們老百姓才有工作,只有企業賺大錢了,之後才可能給員工加薪。可以說,我們全國的老百姓都和這些家族企業有著密切的關聯, 如何取得雙贏是每一個老百姓所關心的話題,相信沒人想看到雙輸。
既然談到家族企業,我們首先要談一下家族企 業傳承正常嗎?很多家族企業老闆是我的學生,他們中有些人會說「我覺得家族傳承不好,應該聘請一個職業經理人來打理」。其實這種想法就是錯的,為甚麼?家族企業才是世界的主流,非家族企業反而不是主流。而且,家族傳承的企業比職業經理人打理的企業更有生命力。美國上市公司中職業經理人控制的佔65%,家族傳承的公司佔35%,但是家族企業經營品質更好。美國上市公司中按10年平均值計,家族企業的股票投資回報率為15.6%,而非家族企業的股票投資回報率則只有11.2%;家族企業資產回報率5.4%,非家族企業為4.1%;收入差距就更大了,家族企業年度收入增幅23.4%,非家族企業為10.8%。
家族企業傳承是全球的主流,據美國季刊《家族企業》雜誌的統計,美國家族企業的佔比達到54.5%,英國為76%,澳大利亞是75%,西班牙是71%,意大利、瑞典和德國超過90%。但是我們中國還沒有建立起一套順暢的交接班流程。我的同事、香港中文大學的范博宏教授對近20年來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 200宗家族企業傳承作了深入調研,企業從第一代傳承到第二代的時候公司的價值平均損失60%,其中香港更嚴重,從富一代傳承到富二代家族企業的市值要損失80%。之所以如此,范博宏認為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是家族成員內鬥。最典型的是香港新鴻基郭氏三兄弟,剛開始接手時還能齊心協力,家族資產從他們接手時的254億增長到2008年的2000億港幣。此後三兄弟開始內鬥,先是兩個弟弟聯手把大哥趕出董事局,後來大哥自曝家醜舉報兩個弟弟拿地過程中行賄,導致2012年3月兩個弟弟被捕,2個月後大哥郭炳湘也被捕,新鴻基地產股價先後蒸發幾百億。此外,香港羅氏家族內鬥導致股價下跌90%,香港鏞記酒家創辦人的兩個兒子內鬥了兩年多遲遲談不攏,霍英東家族在他去世五年後矛盾爆發,這樣的例子在這些豪門中數不勝數。(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瞭解范博宏的2本著作,《關鍵世代:走出華人家族企業傳承之困》和《交托之重:范博宏論家族企業傳承》)
中國內地的情況有些不同,因為內地的富一代很多都是一個子女,比如說王健林、宗慶後、劉永好、馬化騰、梁穩根、李彥宏等等。這樣一來雖然不存在內鬥的問題,但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富二代的水準如何。福布斯專門針對A股企業所做的調研,富二代接手的企業66家,富一代經營的企業645家。富一代經營企業的淨利潤複合增長率是 9.9%,富二代接管企業則只有2.5%而已;富一代經營企業的三年平均淨利潤率是9.7%,富二代接管企業只有6.4%;富一代經營企業的資本回報率 (ROE)為11.4%,富二代接管企業為10.2%;富一代經營企業的資產回報率(ROA)是5.8%,富二代接管企業為5.4%。
也就是說,依中國A股的現狀來看,富二代接管的企業遠遠不如富一代經營的好,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富二代做得不夠好,或者可以說能力有限。這才是最值得我們關心的話題。家族企業是一個全新的潮流,十八屆三中全會更為民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我們認為中國將來應該會成為一個以民營企業、民營家族企業為主導的經濟體,如果富二代是這個水準的話,那我們的未來就堪憂了。只有企業經營得好老百姓才會好,只有企業賺大錢老百姓才能更富裕,這是一個密不可分的關係 ,是一個互利共贏的關係,我們一定要認真對待。
為甚麼富二代做得不夠好?據我所知,很多的富一代很早就把子女送出國念書,甚至念最好的學校,像伊頓公學、劍橋、牛津、哈佛、耶魯等,可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是不是整個對第二代的培育都是錯誤的呢?
媒體報導宗馥莉說「我覺得政府需要面對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永遠不可能像我老爸那一代一樣」。很明顯這是期待政府為企業改革,這個方向當然是對的,尤其是接受過西方教育的一定會認為:政府就是為企業服務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國還做不到這一點。當媒體問及:「難道要把企業整個搬到國外去嗎?」宗馥莉反問:「真是有可能,你知道李嘉誠都已經搬出去了,為甚麼我以後不可能搬出去呢?」
另有統計顯示,49%的第二代不認同父母親的經營方法,但他們接班之後交出的成績單還不如第一代,可見他們所謂的經營理念都是錯的。難道他們在外國受過的教育都是錯的?難道他們所接受的最先進的管理模式是錯的?難道送他們出國是錯的,所以才使得他們能力下降嗎?對這個問題,我有兩點思考。
第一,以宗馥莉為代表的第二代並不接受中國的遊戲規則。截至目前,我們的企業經營還是非常落伍的,舉一個例子,如果你跟地方政府處得不好,那麼我請問你怎麼去拿地,又怎麼去應付那麼多的瑣事,比如稅務、衛生等等,因為這些關係搞不好就會很麻煩。所以說,如果你不想繼承企業而只想像我一樣做一個學者那無所謂, 但如果你要繼承企業卻又不尊重遊戲規則,那麼受傷害的就不只是你自己而是整個社會。
第二,在國外學到的知識並不適用於中國。很多富一代不但把子女送到國外接受教育,甚至還希望他們能夠在國外的企業工作幾年後再回來,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我想請各位記住,國外那一 套教學理念和國外的企業傳承是相通的,從學校學到的那一套管理模式到國外企業就能運用,因為他們所學的案例也都是企業的案例,直接可以用。所以,如果你在 美國念書,然後直接到美國公司做事,那麼可以學以致用。但是用於中國國內企業就不可以。各位知道為甚麼嗎?美國企業家的管理模式是模組化的,也就是說他把整個公司的管理分成若干塊,每一塊都有專人負責,所有模組組合在一起又協調良好就是一個好的公司。中國的企業管理能夠模組化嗎?根本不可能。以我個人經驗,如果某家公司請我去演講,我要坐哪班飛機,甚麼時候抵達,派甚麼車去接,企業一把手如果不過問的話就一定會出問題。所以在中國做企業家非常辛苦,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只要不過問肯定就會出問題。假設你在美國工作了五年,學會了企業若干模組中的一塊,可是就算你學得再精,拿回國內還是沒用。這種模組式的管理模式拿到中國就會水土不服。
我相信以上兩點是造成中國富二代所經營企業的績效遠遠不如富一代的最主要的原因。我建議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在這方面花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做一個有效的企業傳承,讓自己的子女不但能夠接手家族企業,同時還能發揚光大。我也建議富二代先不要去參加各種俱樂部,學習那些歐洲貴族的生活方式,而是先去學習父輩身上的優點,瞭解中國社會的特點,這是經營好企業的先決條件。同時,我們政府未來如何轉型成為服務型政府,真正服務這些民營企業,創造一個更好的投資營商環境,讓所有企業都能夠茁壯成長,這才是政府應該關注的最重要的執政目標。
無論如何,我們的民營企業正在一天天壯大,交接班的問題也一定會克服,只是學費交多少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深化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對民營企業的限制進一步放開,這是前所未有的利好。民營企業會進一步壯大,這是政府鬆綁的必然結果。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極視傳播。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