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5
【病人的意願】搶救後活過來了,卻為何「生不如死」?
「能力愈大,責任愈大。」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主管陳惠明在訪問中,說了這兩句話很多遍。
陳惠明10月中於一場以院內同事為對象的分享會上說,ICU的傷病者存活率很高,有八成多九成,正是「一死九生」,說明ICU的救治能力愈來愈強,但也帶來問題——病人雖然活下來,然而所製造出來「生不如死」的局面也愈來愈多。
他舉例稱,施以大量強心針後,終於把病人拉回人間,但他的四肢卻因大量用藥的副作用而壞死致殘。他又引述一項美國小規模研究說,77個曾在ICU留醫的危重病人(當中一半超過60歲),接近八成半留院時有譫妄(delirium)——一種急性的精神錯亂和認知紊亂狀態,出院後一年能跟進的52人當中,更有19人(36%)得了嚴重認知問題。他解釋,過往醫療科技發展不如今天,若身處當時,這些病人其實沒有「出院的機會」;現在千辛萬苦救活了,病人卻受認知障礙所累,生活大不如前。
「我……擔心,我們積極投入搶救病人,可能是做了一些不是他意願的事情。」陳惠明在他主編的小書《心切治療.離去》的自序寫道。
那麼,病人的意願又是甚麼呢?
陳惠明曾遇過一個因嚴重肺炎留醫的年邁女病人,本來想安排她轉到ICU治療,但婆婆婉拒他的「好意」,數天後她在普通病房自然離世——死前她沒有接受急進的治療:沒有插喉,沒有強心針,沒有心外壓……。要知道,到了疾病末期,這些救治方法反而延長死亡的過程,帶來痛苦。天年幾許,此時女病人選擇聽其自然。「(她)提示著我,對很多長者來說,一路好走是他們的心願。」陳惠明寫道。
他接受訪問時說,作為醫生,做好臨床工作,救治生命,是必然的,但同時也該尊重病人的選擇。他坦言,以前經解釋之後,病人仍然不肯接受像氣管切口等對治療有一定幫助的醫療程序,會開口責備他們,但現在,他不會。「病人不要,一定有他們的理由。我少了這樣的堅持。」
再者,醫者還須放下「救活就是贏,救不活就是輸」的想法,這樣才能打開心眼與耳朵,看得見與聽得到病者以至家屬的需要。「如果醫護人員願意跟他們傾談,會知道不少病人不是害怕死亡,病人甚至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走』,問題是:在他們僅餘的時間下,有沒有醫護人員有興趣且有耐心與他們談談。」陳惠明解釋,生命末期病人的需要,並不一定很難才達成,例如只想嚐一口久未吃過的雲呢嗱雪糕;想要口紅與鏡子,讓自己妝扮美一點才閉目;想在不同時段見一見自己的妻子——以及自己的女朋友最後一面等。「深切治療部的床位並非天天爆滿,我們能給三數小時甚至半天的時間與空間,讓家人陪伴在將逝者身旁,使彼此都能安心(道別)。」
然而,陳惠明也隱晦地說,不同公立醫院的深切治療部對生命末期病人的關顧各有做法,有多有少。
我想,在現時漸多關注生命末期議題的氛圍下,可會是一個改變的契機?
後記:文中提及的小書《心切治療.離去》,是公立醫院醫護人員環繞生死的訪談錄,有的反思自己的不足,有的分享自身接受手術後所受的冷漠待遇,進而改變了關顧病人的方式。好看在於受訪者坦白。在「小」力宣傳下,連同加印的合計6,000本,均已派完。若你像我已有的話,請跟朋友分享。
本欄旨在集思廣益,內容謹供讀者參考,惟不能代替醫囑。如有疑問,宜與您的主診醫生商量,以得出切合您的治療方案。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