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4
你最疼惜誰?
周末中午,又是我們一家歡聚的好時刻。今次選定午餐的地點是沙田一間酒店的中菜廳。我們夫婦二人與三名子女剛坐下,便有滔滔不絕的話題。
點了食物後,發覺鄰枱坐著一家四口;一個年若五歲的男孩連同父母及祖母。與我們比較,他們一家顯得較為沉靜。母親與祖母全神貫注在閱讀娛樂周刊,父親與兒子卻無所事事地等待食物。
過了一會兒,父親提議要為兒子作小學入學口試預習。他開始提出一些問題,並耐心地教導兒子該怎樣回答。
「你最疼惜誰?」祖母突然向孫兒提問。可能是受到父子間互相對答所吸引,因此也加入對孫兒的訓練。
「爸爸和媽媽。」聰明的孩子說出標準的答案。
「不,你不應該這樣回答。」父親對兒子的回答表示不滿,並繼續解釋說:「這是嫲嫲的提問,你應該先回答最疼惜嫲嫲,然後才加上疼惜爹哋和媽咪。」
「是老師說要疼惜爸爸和媽媽的。」兒子還天真地反駁。
「若是爹哋和媽咪同時問你,你當然要說最疼惜爹哋和媽咪;若是嫲嫲單獨問你,你只需說最疼惜嫲嫲;若只是爹哋或媽咪問你,你也只需說最疼惜爹哋或媽咪。現在嫲嫲問你,而爹哋和媽咪也在埸,所以你必須先回答最疼惜嫲嫲,然後再加上疼惜爹哋和媽咪。明白了嗎?」
不知是否真的明白父親的解釋,兒子沒有再作聲。父親也繼續對兒子作口試培訓。
好一段精彩的人際關係和社交教育。在這位父親的悉心指導下,孩子必能成為社交精英,人際關係的專才。但同時他對父母的疼惜孝敬心卻不知不覺地消失,老師的教誨,純屬枉然。孝愛父母的意識,被父母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理論所取代。
不知上述事件在現今香港社會是單一個案,還是普遍現象?在香港的政治官場上,類似上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情況卻不斷重演。
請看政府高官首長的言論:為了爭取民意支持時,全力提倡加速興建公屋,壓抑樓市,紓解民困;但在齊心團結的大前提下,卻對富豪財團表示樓市是香港經濟命脈,不容有失。
孩子們面對這樣的社會價值觀,在耳濡目染下成長,是否還可以出於污泥而不染呢?這是教師的責任,更是父母家長的責任。
【香港好去處】etnet全新頻道盛大推出!全港最齊盛事活動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