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2013-04-01

「做好功課」比「誠信」更重要?

   有關誠信問題的討論,早前成為了香港各界的一個熱門話題。

 

  朋友李老師任教的傳統名小學做了一個調查,由班主任向同學查詢:「家長在過去一個月內是否有教導學生要做好功課、勤力讀書?」結果是接近全體同學都是正面回應。

 

  班主任隨後問:「家長在過去一個月內是否有教導或鼓勵學生做人要有誠信?」在每班中只有二、三個同學回應正面。班主任改口問:「家長在過去一年內有否教導或鼓勵他們做人要有誠信?」平均每班回答「有」的同學仍不足十人。

 

  調查所得的另一個發現,家長對低年級學生較多提及誠信,要求子女不要講大話;對高年級的學生,家長少有注重誠信的教導和指引,也許部份家長不再分析子女的說話屬真屬假,只求無傷大雅。對勤學的要求,不論高低年級,卻同樣受到家長的重視。

 

  這是否反映出家長認為「做好功課」比「做人要有誠信」更為重要呢?

 

  李老師再講述他親身見聞的經歷:

 

  在一次家長教師會議,校長徵詢家長們對誠信問題的見解,個別在場的家長發表意見,但一致贊同誠信比學識更為重要。

 

  會議完畢後家長陸續離去。離開學校不遠,李老師剛好跟在幾位家長後面。由於李老師沒有出席家長教師會議,家長們對他不大認識,他們還在高談闊論講出對誠信的內心感受。

 

  「誠信何價?能助人成功嗎?你們真的同意誠信如此重要嗎?」其中一人先開口。

 

  「是的,特首誠信成疑,但仍有不少人卻宣揚只要政綱好,政績好,小小誠信問題便不應窮追不捨。若側重誠信,他又怎能不下台!」另一位家長的回應。

 

  隨後幾位家長的言論,都強調在社會上的成就,除知識和能力外,還要適當地玩弄手段,懂得說話的偽術才可攀上位高權重的位置。

 

  複述事件後,李老師慨嘆地說:「聽到了這幾位家長的言論,我才相信現今社會道德淪落。他們本身的誠信也成疑問,在會議場合講一套,私下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套,他們不能作為孩子誠信的身教榜樣。面對這樣的環境,為人師表的我們真的很難培育我們的下一代。」

 

  雖然李老師體驗到部分家長對誠信的內心評價,但我卻沒有他那麼悲觀。我認為上述個案只是個別特殊例子,相信若要選擇,一般家長都會情願孩子是一個平庸卻有誠信的人,也絕不接受孩子變成一個被人鄙視為欠缺誠信的領導人。

 

  希望這是香港市民的價值觀,而不是個人的主觀意願吧!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 30周年】多重慶祝活動一浪接一浪,好禮連環賞! ► 即睇詳情

更多A+孩子文章
編輯推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