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生死篇】生命無常《香港好走》
《香港好走》是獨立記者陳曉蕾自行採訪及出版,有關在香港如何安享晚年及臨終關懷的選擇。相信沒有人能夠避免死亡,所以她的書名,副題是:「這本書,關於所有人。」
剛過去的新聞,我知道在香港發生了一宗關於老人支援不足,令人心痛的事件。一位八十歲的老人,「殺死」了他七十六歲中風的太太。認識他們的人也說他們很恩愛,數年前太太中風出院後由老伯伯接回家擔起照顧者的角色。我不知道我們的社會為何會容許這種情況發生?八十歲的老人連獨立照顧自己有點勉強,還能夠照顧另一個中風病人嗎?醫院為甚麼沒有了解病人的情況就放病人回家?難道幾年來也沒有社工發現老夫婦的困難嗎?數年的身心折磨,老伯伯其實有甚麼選擇?
近來重覆思考死亡的問題,因為媽媽最近突然入院,雖然已無大礙,卻使我扚起心肝去熟讀《香港好走》。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作為病人的權利,我們或許有更多選擇。雖然安樂死在香港並不合法,但原來我們可以要求不搶救,讓自己自然死亡,而不是在臨終前的數分鐘也要「被掙扎」得死去活來。如果我們熟悉自己所居住的醫療聯網,我們可以知道如何運用最適合自己的公共資源。「公共」這一點是非常重要,如果希望死得好,就要懂得要求「紓緩治療」,目前香港的私家醫院還未能提供這種服務。
「紓緩治療」是以病人整體的身心靈舒適度作為首要目標的一個醫療方向,著重人的生活品質而非延續生命作目標,服務範圍還包括家庭成員。正如陳曉蕾所說:「晚年實在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可以面對。」如果一個人的晚年不能夠被保證能夠過得安好,那麼當下這一下的努力又為甚麼?
但是「死得好」絕對不是一個有錢便能解決的事情。如果死亡的時候百病纏身需要插滿喉管,這算是好嗎?如果死亡的時候,只能困在山頂上最好的醫院最貴的病房,這算是好嗎?如果臨終前的幾天陪伴在身邊的不是家人而是輪班制的陌生醫護人員,這算是好嗎?
「死得好」乃是我心目中美好生活的終極目標。而我對於「死得好」的定義是:
1. 能夠安在家中死去
2. 能夠在臨終時候有子女陪伴在身邊
3. 能夠在斷氣後至少8小時才移動身體
在香港可以做到嗎?絕對可以。107歲才過世的邵逸夫爵士就做到了起碼頭兩點。原來他之所以在家原來他之所以在家裏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程,並非因為他的財富或權力,只是他參加了聯合醫院同靈實醫院合辦的「家居晚晴計劃」讓人可以選擇死在家中。因為如果不是參加了這個醫療計劃的話,死在家中可能會為家人添上很多麻煩。例如,黑箱車需要用來運走屍體;單位可以會被誤解作發生兇案,警方可能需要調查;屍體需要被解剖等等。幸好,香港的醫療制度已經開始提供這些人性化的服務,讓人可以有尊嚴地死去。
《香港好走》實在是非常催淚,一路讀著難免一定也會想到家人的晚年怎樣安排,自己的晚年又想怎樣過。然後,因為死亡突然變得如此近,會不禁問到自己,現在我過得好嗎?作者貼心得有一整本書叫平安紙給大家填充,任你填上有甚麼不希望見到的人、最希望道歉的人還有社交媒體的登入帳號和密碼等等。
原來台灣的小學是有推行生死敎育的。當十歲的小女孩明白死亡是甚麼事,她看待事情的看法就會改變。明白和姐姐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吵架是不值得的。
當人真正明白生死,當下就能看到希望。《香港好走》的而且確關於香港,所有人。(送禮自用皆宜。)
【你點睇?】民主派初選案,45名罪成被告判囚4年2個月至10年不等,你認為判刑是否具阻嚇作用?►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