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2017
名牌設計師一定是票房保證?
甚麼明星效應,名牌效應,就是以名氣掛帥,為品牌或產品製造出來的效益。「嘩!鄭秀文著過呢條裙㗎。」「嘩!Rolex出嘅新款Daytona。」諸如此類例子,至於鄭秀文著過的就一定是潮流指標?Rolex出品一定是好?就見仁見智。在時裝設計界,亦一向崇尚名氣,走紅後的Alexander McQueen、John Galliano、Marc Jacobs、Julien Macdonald、Matthew Williamson、Stella McCartney以至新一輩的Alexander Wang、Jason Wu和Jonathan Anderson,都曾被各大品牌欽點成為創作總監,品牌高層看中就是他們的名氣和才華。但名牌設計師就一定是信心保證?
近年,這種被名氣牽著鼻子走的思想,開始起了變化。自從藉藉無名的Phoebe Philo和Christopher Decarnin都可以將Céline和Balmain起死回生,還有將Gucci重振雄風的Alessandro Michele,品牌高層依乎已經不再一面倒信賴名氣,他們相信,沒有個人品牌,在設計師團隊默默耕耘的人,一樣是可造之材。2010年Sarah Burton被委以重任接掌Alexander McQueen,2015年先後加盟Mulberry和Ports 1961的Johnny Coca與及Natasa Cagalj,都是從其他品牌團隊被挑選出來。而早前,更盛傳Chloé 現任創作總監Clare Waight Keller將會離職,由一位名叫Natacha Ramsay-Levi的設計師繼任。雖然外界對其名字相當陌生,但此女子曾經在Balenciaga跟隨Nicholas Ghesquiére多年,之後再追隨他跳槽到Louis Vuitton擔任副手。她有幾多真材實料,外界當然不清楚,但巴黎時裝界圈子很細,如果報導屬實,Chloé高層必定是從多方渠道或曾跟她工作的人口中得知其能力,繼而鎖定為合適人選。
至今Chloé對傳聞仍未作出回應,是真是假,相信到3月巴黎時裝周自有分曉。不過講到要靠這種方式來進行甄選提拔,相比起評審已擁有個人品牌的設計師,其實更講求僱主的眼光和觀察力。Gucci晉升了Alessandro Michele,為品牌所帶來的名聲和巨大營利貢獻,正好是給業界借鏡的正面教材。而今日Gucci之所以成功,真正功臣其實是他們行政總裁Marco Bizzarri。兩年前才正式上任的他,第一項要著手工作就是聘請新設計師來掌舵Gucci,Marco Bizzarri表示最怕是過於自我中心的名設計師,所以他便反其道而行,要求公司人事部給他一份員工名單,而Alessandro Michele就是名單人選之一。他更親自去到羅馬,在Alessandro Michele家見面,經過長達4小時的談話,Marco Bizzarri便下定了主意,要提拔他做創作總監。這位眼光獨到的CEO說:「對我來說,最安全的決定其實應該聘請一個有名氣的,但我真的需要去做這個決定去滿足大家期望?抑或做一個我認為是對的決定。」但話雖如此,在時裝業界仍有很多人信奉名氣效益,這非一時三刻可以改變的事實。名氣本身沒有錯,最錯,是被名氣沖昏頭腦,一心以為是票房保證,卻換來是票房毒藥。
想要獨家投資理財Tips?即Like etnet 全新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