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2024
建盞由丫環變貴婦?談建盞的前世今生:何時開始水漲船高?如何欣賞建盞之美?
2016年9月15號,紐約佳士得舉辦「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專場拍賣會,其中一件拍品「南宋建窯油滴天目盞」以150至250萬美元的估價上拍,最終以1,170萬美元成交,創造出建盞的世界拍賣紀錄。
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量南宋建盞湧進香港和澳門,落腳上環永吉街誠利商場和澳門爛鬼樓地攤,價格由數百至數千港元一隻不等,只有非常特別的建盞才會叫價接近一萬港元,叫價超過一萬港元的建盞,我當年未見過。
最名貴的建盞,當然是油滴天目盞。油滴天目盞我只在書本上見過。其他的建盞,主要是兔毫盞和褐色或黑釉盞。銀毫或日本人稱之為禾目天目的建盞,偶然在市場上現,但價格卻不高,只在一萬幾千港元一隻之間。油滴天目盞從來沒有在市場出現過,直至2016年9月15號。
當年的出土建盞,因為數量眾多、價格便宜,因此幾乎沒有假貨,收藏小白也很容易以非常低的價格買到一件真品。三十多年後的今天,建盞卻變得有點高不可攀,原因何在?
臨宇山人的油滴天目盞带動建盞價格上升是一個主要因素。另一個主要因素是拍賣行業積極參與拍賣建盞!或者很多年輕的讀者不知道,二、三十年前建盞鮮在大拍出現,遑論如今天一樣,幾乎每一場拍賣都見到它的芳踪!
建盞在南宋時代大量燒造,與宋代五大名窯相比,本來只是丫環,是不少平民百姓的收藏品,但自從油滴天目盞以天價成交之後,建盞市場水漲船高,一隻普通的兔毫建盞叫價上升至十萬八萬港元。銀毫或禾目天目的價格更是不得了,有收藏家出價幾十萬港元也找不到一隻!
建盞價格飊升之後,大量巧立名目和新仿建盞便開始在市場上出現,應了「瘦田無人耕,耕開有人爭」之說!
銀毫或禾目天目盞是窯工刻意燒造的,油滴天目盞卻是在機緣巧合之下出現,傳世品因此極少,能以天價成交自有其道理。
丫環雖然變了貴婦,品相好的建盞還是有收藏價值的。建盞的胎因為含鐵量高,因此墜手;深黑色的又比褐色的美,因此收藏價值比較高;碗心要在正中間位置;兔毫以平均分佈在盞內外牆為最佳。這是一般而言的建盞審美標準。
2017年4月4日,另一隻「南宋建窯油滴撇口盞」在香港佳士得上拍,估價700,000 - 900,000港元。最終流拍!
同樣是油滴天目盞,一隻以大約9,000萬港元成交,另一隻以低估價上拍,最終竟然流拍,令一般藏友摸不著頭腦!
拍品的來源固然重要,但拍品本身是否開門更加重要。來源顯赫的拍品不一定真,沒有來源的拍品不一定假,但拍品估價太低總是有點耐人尋味之外,亦不合常理!照說珠玉在前,佳士得的專家最少給出一個一千幾百萬港元的估價才算合理。他們沒有這樣做,是故意放大漏,還是意圖渾水摸魚?
我在上文說過,傳世油滴天目盞絕無僅有。一隻重器「南宋建窯油滴撇口盞」不放在大拍,香港佳士得卻將它放在小拍,一般藏友信心盡失、資深收藏家心存疑慮,似乎是無可避免。
拍品的工藝太過規整和沒有歲月的痕迹,是它的致命傷。買家抱著一個食少多教訓的心態看待「南宋建窯油滴撇口盞」,我認為是聰明的!
【立即投票】今個農曆新年你會如何度過? ►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