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8-08-27

【填出個未來-百年造地】人口房屋形勢嚴峻 須填海扭轉乾坤

  身在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的香港,崇尚「Work Hard,Play Hard」的香港人,在每日返工、放假旅行之間,或許鮮有思考「我城」面臨的嚴峻未來。

 

香港雖為國際大都會,居住空間生活質素卻每況愈下,城市人口密度甚至超過印度孟買 (CNS圖片)

 

2030+:填海拓東大嶼都會

 

  自上世紀70年代起,港府大概每十年便會做一次長遠策略性空間規劃。2007年,港府完成「香港2030研究」;2017年,再在此基礎上發表《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明確香港至遠期(2040年後)尚欠逾1200公頃土地,及提出通過填海開拓東大嶼都會。

 

  根據報告提出的概念性空間框架,將在交椅洲附近水域及喜靈洲避風塘進行填海發展人工島,及善用在梅窩未被充分利用的土地,總發展面積約1000公頃,料承載人口約40萬-70萬--而此亦成為林鄭新一屆政府發起的「土地大辯論」的18個選項之一。

 

  就在本月,團結香港基金研究在政府方案的基礎上提出「強化東大嶼都會」建議--將填海面積倍增至2200公頃,料可容納70萬至110萬人口。團結香港基金強調,只有大規模填海造地才是香港「扭轉乾坤」的最佳方案。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且先看一連串足夠令人怵目驚心的數據。

 

人口密度慘過孟買 長者勢翻倍

 

  自2004年以來,香港房地產價格升幅是市民薪金增長的3倍,除了樓價負擔水平冠絕全球,港人的生活質素亦每況愈下,平均每平方公尺的已發展土地承載高達27400人,城市人口密度比新加坡和倫敦高出一倍,甚至亦超過印度孟買。

 

  近年納米樓愈起愈多,港人人均僅有170平方呎的居住空間,不及東京、新加坡居民的210平方呎、270平方呎;更有92700個劏房單位,人均居住面積僅46平方呎。地少人多,不僅令交通擠塞日益嚴重,更帶來空氣、噪音問題。

 

  即使是對眼下「有份工,有間屋」的中產一族,有無想過8年後(2026年、)18年後(2036年)、28年後(2046年)的香港會是怎樣?

 

  據政府預測,到2026年,安老院和中心將缺少14000張病床;到2036年,超過65歲的長者人口將上升一倍至240萬;到2046年,樓齡70年或以上的私人住宅單位將激增300倍至32.6萬個。

 

土地不足 房屋供應滯後近十萬

 

  要實現「未來城市」的願景,充足的土地容量至為重要。惟過去5年,由於土地不足,實際竣工房屋單位數量較「長遠房屋策略」所訂目標相差94300個單位。

 

  團結香港基金就指,諮詢文件的18個選項中,只有大規模填海造地能才能為香港帶來新願景。這是唯一一個為香港扭轉乾坤的方案,給香港機會重塑新貌,為未來的生活訂立新標準,為下一代帶來希望。

   

撰文:俞瑾

#填出個未來#土地供應#填海#香港#東大嶼都會#土地大辯論#本港樓市#房屋問題

相關資料 - 

填出個未來

異動股

01943

金石控股集團

0.155

異動股

00612

鼎益豐控股

0.156

異動股

03066

FA南方比特幣

29.460

備註︰

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1/11/2024 09:36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香港政情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傾力救市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