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乏力 惟靠財政政策刺激
新冠疫情籠罩全球,印度作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人口稠密且國家醫療水平一般,不出意外地成為疫情重災區。印度GDP於去年第二及第三季連續錄得按年收縮,但在疫情緩和及政策刺激的支持下,第四季經濟終於再度實現按年正增長。
隨著印度的新增確診病例在9月高峰後呈回落趨勢,當地政府逐步解除防控措施。與此同時,當地在10月份開始亦踏入傳統節日消費旺季。在兩大因素的疊加效應下,GDP佔比最大的私人消費,去年第四季按季增加18%,成為季內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依然遠低於100,顯示消費信心仍悲觀;而且當地失業率仍然居高不下。隨著節日因素對消費的影響逐漸減退,加上近日當地疫情因病毒變種而出現反彈,部分城市在2月已經重新實施限制措施,內需復甦進程將較為顛簸。
(iStock)
推5千億美元保經濟
另一邊廂,去年10月針對基建而推出的第二輪財政刺激效果逐漸顯現,印度政府加碼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投資及政府開支,以致GDP佔比第二大的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去年第四季較前季增長8%,成為經濟增速的動力之一。此外,政府為了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於去年11月再祭出第三輪財政刺激方案,去年第四季政府支出明顯較前季擴大。
為了進一步鞏固經濟增長,印度政府在2月1日公布規模近5,000億美元的財政預算案,預計新財年的財政赤字佔GDP約6.8%,超出市場預期,並遠高於過去數年平均4.5%的水平。當中,基建支出最為突出,政府亦大幅提高醫療衛生的支出,彰顯力保經濟的決心。總括而言,印度整體經濟較為乏力,內需受疫情反覆影響,經濟復甦仍需由政府刺激政策支撐。
德國-零售銷售數據下滑
2月零售銷售按月跌4.5%,遜前值和預期。除了封鎖措施被延長,油價上升影響運輸成本且氣候異常影響作物產量,導致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由於當地政府致力在保經濟和抗疫之間取得平衡,因此近期內不會放寬限制措施。
美國-製造業PMI創新高
2月ISM製造業PMI升至60.8,勝預期並創歷史新高。美國國會料將通過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並提高法定最低工資至15美元,以及疫苗供應增加等各種利好因素有望推動消費,帶動經濟強勁復甦,當地製造商將繼續保持樂觀態度。
巴西-GDP回升
去年第四季GDP按年跌1.1%,雖處於萎縮區間,但勝前值和預期,顯示經濟正穩步回升。出口增長強勁帶動數據回升,主因是大宗商品步入上升周期,以及油價和稀土價格均上升。不過,由於當局還未解除封鎖措施,經濟近期內無法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中國-財新製造業PMI續回落
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50.9,繼1月回落後再降0.6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和新定單指數分別創近10個月和9個月新低;就業指數連續3個月位於收縮區間。不過在疫苗大規模接種、海內外防疫好轉的前提下,中國製造業前景依然樂觀。
南韓-出口強勁增長
2月出口額達448.1億美元,按年增長9.5%,連升4個月。其中佔出口兩成的半導體出貨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3.2%,連續8個月保持增長。全球半導體供應緊張,推高晶片價格,在全球周期性復甦及半導體的旺盛需求下,預計南韓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