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 │ 盤點腸胃科醫生6大不吃食物!白麵包、蛋白能量棒竟有份!加1食物可平衡腸道生態?即睇大腸癌4個常見症狀!
【大腸癌/心血管疾病/食用安全/腸胃科醫生/早餐/絕不會吃的食物/難消化/腸胃不適/健康陷阱】常言道,少吃多滋味,多吃壞肚皮。國外有腸胃科醫生和權威公開他們6種絕對不會吃的食物,指好吃的食物很多時候未必會健康有益。當中有一種食物更讓不少注重體態和健康飲食的人士,皆跌入健康陷阱。
大腸癌是本港5大癌症之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4年數據,2022年全球患癌新症數字約有2千萬,當中死亡人數接近1千萬。而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報告指出,2021年錄得的癌症新症有38,462宗,本港5大常見癌症為:肺癌(15.5%)、大腸癌(15.3%)、乳腺癌 (14.5%)、前列腺癌(7.9%)及肝癌(4.6%)。與往年相比,前10名癌症的排名略有變動,胰臟癌上升至第10位。
腸胃科醫生6大不吃食物名單
綜合國外腸胃科醫生及權威資料,指不少人見人愛的食物很多時都是不健康的,例如雪糕、薄餅、汽水等,多吃恐增加患上大腸癌風險。作為腸胃科醫生,盤點6種食物是絕對不吃或甚少食用,以維持腸道健康,其中1種容易讓大部分人跌入「健康陷阱」。
1.汽水
- 容易導致胃脹、胃氣或胃酸倒流
- 可引致糖尿病和心臟病
2.白麵包
- 精緻穀物有損腸道健康
3.油炸食物
- 研究指出,煎炸油可能會對腸道微生物組產生不利影響
- 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加劇(即脂肪和其代物質在動脈壁上堆積)
4.紅肉
- 每天攝入超過100克,可增加患大腸癌風險
5.蛋白能量棒
- 高度加工,並含有大量用途未知的添加劑
- 看似健康但從來不吃
6.加工肉類
- 每周攝取紅肉和加工肉類4次或以上
- 大腸癌風險增至20%
資料來源: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胃腸病學家Dr. Rabia De Latour
蛋白能量棒
塔夫茨醫學中心的胃腸病學家Dr. Harmony Allison表示,蛋白能量棒是高度加工的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加入大量不知名添加劑,容易導致胃脹氣。她建議,以牛奶、花生醬、堅果或南瓜籽等食物替代蛋白棒,亦可攝取同等分量的蛋白質。
紅肉(牛扒)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胃腸病學家Dr. Reezwana Chowdhury指出,紅肉及加工肉類,例如漢堡扒或牛扒,會增加患上結腸癌和結腸息肉的風險。她解釋,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故此食用分量要好好控制,每天攝入超過100克可增加患癌風險。
熱狗和加工肉類
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胃腸病學家Dr. Rabia De Latour引用過往研究,指每周攝入紅肉或加工肉類4次或以上,可增加患上結腸癌風險至20%。故此,每當外出用餐時,她都會盡量避開食用這些冷盤。
油炸食物
腸道微生物研究專家Dr. Mahmoud Ghannoum表示,曾有過往研究指出油炸食物會影響腸道微生物生長,攝取過多油份或加劇脂肪和其他物質在動脈壁上堆積,導致動脈粥狀硬化。長遠來說,引致心血管疾病或中風。
汽水(碳酸飲料)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胃腸病學家Dr. Simon C. Matthews指出,碳酸飲品容易入口,但同時喝太多會導致糖尿病和心臟病。他指,碳酸飲料通常含碳酸和咖啡因,故喝完汽水後會容易產生腹脹、打嗝、甚至胃酸倒流的情況。
白麵包
哈佛醫學院副教授Dr. Shilpa Grover指出,精緻澱粉對於腸道健康有影響。大量且長期食用紅肉或精緻澱粉的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腸癌等。故此,她建議食用上述食品是可考慮配合一些酸菜,平衡腸道生態。
初期大腸癌3大警號+4大常見症狀
大腸癌4大常見症狀
1.大便帶血
- 呈鮮紅或深紅
- 或帶有大量分泌黏液
2.大便習慣改變
- 大便變稀
- 便秘
- 剛大便後還有便急的感覺,但不能排出大便
3.腹部不適
- 經常有胃氣痛、飽脹或胃抽筋的感覺
4.體重無故地下降
資料來源:衞生署
初期大腸癌3大警號
1.大便習慣改變
- 粗幼程度不一變
- 大便次數增加
- 大便形狀,變細
2.便血
- 大便有血
- 排黏液便
3.肚子脹痛
資料來源: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房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