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新意思
26/04/2023

春夏交接多雨易攰要補氣血!推介飲「五指毛桃栗子紅豆雞湯」,健脾去濕補而不燥!

  「下雨天,人真是十分疲倦,好像總是睡不夠似的。」Brenda說。

 

  「穀雨到了,就算不下雨,陰天也令人精神不振。」我說。

 

  「穀雨不是過了嗎?」Brenda問。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節氣十五天,各有三候,五天一候。候有守望和觀察的意思。古人觀察天象和天氣變化,發現每五天有小變化,十五天有大變化,一年歸納為有二十四個明顯變化。例如穀雨節氣,一候萍始生。穀雨來到時常下雨,水溫也逐漸升高,浮萍開始生長。二候鳴鳩拂其羽。這裏的『鳩』指布穀鳥,這時布穀鳥一邊鳴叫著,一邊梳理自己的羽毛,提醒人們開始播種。三候戴勝降於桑,戴勝鳥降落在桑樹上,提醒人們桑葉茂盛,可以養蠶了。」我說。

 

  「古人真是留意得十分細緻。」Brenda說。

 

  「沒有手機,人們會多看看身邊事物,用身心去感受。現在正是春夏交接的時候。自春分至穀雨,為春天的下半場,無論溫度還是濕度都持續上升,以迎來炎夏,仔細留意一下,上升的趨勢已經減慢。當熱空氣和水份不停上升,到了天空成雲。雲團積聚到了一定程度,通過下雨降回地面,溫暖多雨,正是種植榖物的最佳時機,故稱榖雨。這個時候在生活和飲食上,注意幫助氣血上升。

 

  補氣可選五指毛桃。大家都聽過北耆,北耆指的是黃耆,盛產於北方。五指毛桃則產於南方,又稱南耆。五指毛桃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的功效,能化濕、益氣固表、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食少無力等。相對黃耆,五指毛桃補而不燥,是嶺南一帶補氣的首選。

 

  天氣變化,離不開健脾。天氣潮濕,更要去濕。健脾去濕我們可以吃栗子、紅豆和粟米。栗子性溫,味甘、平,入脾、胃、腎經,功效包括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去濕可選紅豆和粟米。紅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腸經,有滋補強壯、健脾養胃、利水除濕、清熱解毒、通乳汁和補血之功效。粟米性平,味甘,入肝經、膽經、膀胱經,利尿退腫,利膽退黃,止血調中和胃。」我說。

 

  「這陣子都煲多了粟米湯呢。」Brenda說。

 

  「除了飲食,生活作息也要順應自然。日照增長,天氣漸熱,古人此時忙於耕種,我們也要多勞動,多曬太陽,使氣血升發,身體強壯。」我說。

 

下一頁:即睇「五指毛桃栗子紅豆雞湯」點煲

 

五指毛桃栗子紅豆粟米雞湯

 

(圖片由作者提供)

 

材料(4人分量)︰

 

(圖片由作者提供)

 

五指毛桃1兩、栗子約10粒、紅豆1兩、紅蘿蔔1條、粟米1條、生薑2片、蜜棗2粒、雞肉半斤

 

製作方法︰

 

  1. 雞肉汆水。

 

  2. 所有材料加水2公升,大火煲滾後改細火再煲1.5小時。

 

  3. 最後加少許天然鹽。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