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話
21/02/2023

主婦手非主婦獨有!勁噴消毒劑、過敏、濕熱體質都關事!中醫教護理大法:穴位按摩 + 去濕五花茶/湯水

  雨水節氣過後,天氣又濕又熱,大家已經紛紛出動短䄂衣服。然而,天氣乍暖還寒,除了要注意避免風寒外,潮濕的天氣容易成為細菌病毒的温床。春季多雨時節本是一眾皮膚病爆發的高敏季節,註冊中醫温愛詩博士指出,並不是所有皮膚病都具傳染性,部分皮膚病可以是職業性——主婦手。究竟甚麼是主婦手?誰是高危一族?中醫中藥又有甚麼有效方法治療和預防?

 

主婦手不一定主婦先有

 

  據說主婦手名字由日本流傳過來,因為家庭主婦易得,所以俗稱主婦手。温博士表示,現代醫學認為主婦手主要是過敏引起,與慢性濕疹、汗皰疹或接觸性皮炎有密切關係。其典型症狀是雙手出現小丘疹、起水皰、滲液,皮膚乾裂、皸裂,伴有瘙癢,嚴重可以出現流水、潰爛等。尤其疫情期間,雙手使用殺菌消毒劑的機會明顯增加,除了家庭主婦外,醫護人員、教師及理髮髮型師等,也是主婦手的常見患者群。

 

點解會有主婦手?

 

1. 體質因素:過敏體質人士易患。

2. 氣候因素:香港地處嶺南濕地,長期的濕熱天氣,影響人體的內外體質,臨床以濕熱型的患者多見,而中年女性患者多伴有血熱陰虛或血虛風燥型的主婦手。

3. 外在環境因素:溫濕度、接觸水和刺激性物質等,均可誘發局部的過敏反應。

4. 工作性質:除家庭主婦外,理髮店工作人員、實驗室工作人員、醫護人員、教師、廚師、保姆與專業清潔人員等長期接觸水、消毒劑、粉筆、化學物品、洗衣粉和清潔劑等刺激性物質,也容易出現主婦手。

 

從中醫角度看,主婦手主要是體內有濕熱,血虛風燥所致。治療上因避開誘發因素,避免接觸過敏化學品和清潔劑。(iStock圖片)

 

下一頁:中醫中藥如何治療主婦手?緩解食療推介

 

中醫中藥如何拯救主婦手?

 

  温博士指出,主婦手多與接觸化學物質、肥皂等刺激性物質後出現的,實驗室檢查沒有真菌。西醫治療主婦手主要是服用抗過敏藥和外用爐甘石洗劑或類固醇等。從中醫角度看,主婦手主要是體內有濕熱,血虛風燥所致。治療上因避開誘發因素,在洗衣服或洗碗時盡量戴上手套,避免接觸過敏化學品和清潔劑。

 

  再配合中醫中藥的辨證論治而內外治療,效果顯著而安全。如配合使用針灸治療或穴位按壓,可增加康復機會和療效。例如:合谷穴、血海穴、三陰交穴、曲池穴、足三里穴、豐隆穴等,每次按壓3至5分鐘。有清熱祛濕、健脾養陰、祛風養血作用。

 

預防與調理:輕鬆養成漫畫手

 

  温博士提醒,患者發病期間應避免用熱水或香皂或沐浴露洗澡,避免瘙抓刺激;禁用強刺激性化學物品和清潔劑。多喝水,忌食辛辣油膩、海鮮、牛肉、竹筍和酒類等發物。每次洗手後必須盡快塗抹手部護膚霜保濕護理;不要過度使用酒精和強力消毒產品等刺激物,避免破壞手部皮膚表層的天然皮脂膜保護作用,而引起皮膚乾燥皸裂。

 

  屬於接觸性皮炎的主婦手,發病原因明確,在祛除誘發病因後配合適當治療,皮損消退迅速,不接觸致敏物質,例如橡膠手套,肥皂,清潔劑和化學物等,一般不會復發,預後良好。如果加上充足休息睡眠,補充良好情緒,都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減少患上主婦手機會。

 

緩解主婦手輔助食療推介

 

涼血祛濕五花茶

 

材料:金銀花10克、杭菊花10克、雞蛋花10克、木棉花6克、槐花10克、甘草5克、土茯苓10克、生地6克、玄參10克、連翹10克

 

 

方法:先用清水沖洗所有材料,放入適量冷水浸泡10分鐘,大火煮開後,小火煎煮15分鐘倒出,再加熱水翻煎10分鐘,混合分2至3次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涼血祛風

適合:濕熱型主婦手患者(體質虛寒/泄瀉、孕婦及小兒不適宜)

 

滋陰潤燥寧神湯

 

材料:北沙參10克、玉竹10克、淮山藥15克、茯神15克、生薏米15克、炒薏米5克、陳皮1個、蜜棗2個、無花果3個、豬瘦肉半斤

方法:先用清水沖洗所有材料, 放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再小火煎煮1至1.5小時後加生鹽調味食用

功效:滋陰潤燥,寧神祛濕

適合:血虛風燥型主婦手患者。(有傷風感冒及濕熱體質者不適宜)

 

註:以上治療方法與食療方純粹個人經驗,如患有皮膚病患者請盡快諮詢你的醫師診治。

 

註冊中醫師温愛詩博士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皮膚專家,中醫嶺南皮膚病流派傳人,養生美食設計策劃。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多次擔任香港大學校友會餐廳及著名機構養生美食盛宴之全權策劃及演講,崇尚『藥食互補』、『寓養與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