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殺到香港?是瘟疫一種?中醫如何醫治猴痘?推介三花茶、甘蔗馬蹄清熱涼血兼預防
疫情没完没了,通關遙遙無期!在盼望新冠肺炎結束之際,卻醞釀著另一場世界級的傳染病⸺「猴痘」(Monkeypox)。全球多地接二連三出現猴痘感染個案,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收到逾80個國家通報,發現個案已超過3萬宗。雖然猴痘暫時集中出現在歐美,但當中不少個案於受感染初期被誤診,近期日本及台灣亦發現首宗病例,而最新香港都有一宗案例!面對猴痘分分鐘殺到本港,令大家憂心忡忡。今期請來註冊中醫温愛詩博士帶大家深入了解猴痘。
如何認出猴痘?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病毒性疾病,潛伏期介乎5至21天,但通常為6至13天;病徵一般持續14至21天,屬於自限性疾病,多數患者在數周內康復,死亡率爲1至10%。臨床主症:
• 發熱
• 劇烈頭痛
• 肌肉痛
• 口腔潰瘍
• 在發燒後約1至3天出現皮疹
• 淋巴結腫大等等
• 並可能導致繼發性感染,支氣管炎,敗毒症等
• 重症與死亡:重症常見於兒童或免疫缺陷者,或者與基礎健康狀況、暴露於病毒程度及併發症嚴重程度有關。
猴痘與天花是近親
猴痘病毒(MPXV)歸類於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是對人類致病的4種正痘病毒屬之一。另外3種是天花病毒、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換言之,猴痘與天花病毒是「近親」。主要感染途徑是,透過接觸受感染的動物、人,或受污染的物件。人類如果被野生動物咬傷或抓傷,或直接接觸其體液,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傳播,出現病毒人傳人。過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某些交叉保護力。
西醫以接種疫苗治療猴痘
本港目前沒有針對猴痘的疫苗或抗病毒治療的註冊藥劑製品。西醫以接種天花疫苗預防猴痘,其有效率達85%。2022年,美國FDA批准的抗天花病毒藥物Tecovirimat在歐洲獲批用於治療猴痘。近期的猴痘病毒傳播特點,各國報告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快速增加,許多感染者沒有猴痘流行地區旅行史,病毒可能是具有「非典型」的發病傾向。
下一頁:中醫藥治療猴痘方案
中醫藥與瘟疫的抗爭史
天花的消滅,距離我們不過40年,但卻包含著幾千年來人們「戰痘」的血淚史。人類3,000年前就發現天花這種急性傳染病,古代中國、印度和埃及都有相關記錄。我國最早記載於東晉醫家葛洪的《肘後救卒方》:「比歲有病時行,仍發瘡頭面及身,須臾周西,狀如火瘡,皆戴白漿,隨決隨生,不即治,劇者多死……。此惡毒之氣……仍呼為房瘡。」 這裡的「惡毒之氣」指天花。
清朝時期,據法國傳教士洪若翰記載,康熙曾向太醫瞭解「人痘」接種術,並親自在宮女身上成功種痘。於是,康熙才下令普遍推廣「人痘」接種術,可以說到了康熙時期,天花才真正得到遏制。古書上記載了四種種痘方法,包括痘衣法、痘漿法、旱苗法、水苗法。後來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如果用接種多次的痘痂製作疫苗,則起效的同時毒性會減弱。
中醫藥治療猴痘方案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印發《猴痘診療指南(2022年版)》,就猴痘的病原學、流行病學、易感人群、實驗室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出院標準等方面作出指導。《指南》明確指示猴痘可採用中醫治療。根據中醫「審因論治」、「三因制宜」原則辨證施治。臨床症見發熱者推薦使用升麻葛根湯、升降散、紫雪散等;臨床症見高熱、痘疹密佈、咽痛、多發淋巴結腫痛者推薦使用清營湯、升麻鱉甲湯、宣白承氣湯等。中醫應根據臨床不同階段的症候表現,而使用相對治療方法。
(iStock圖片)
1. 前驅發熱期:多用銀翹散或桑菊飲加減
主症:風溫初起,邪客肺絡。但咳,身熱,發疹,出痘等表現,口微渴,脈浮數。
功效:疏風清熱,解表宣肺,止咳化痰。
2. 發疹初期:多用升麻葛根湯加減
主症:麻疹初起,疹發不出,身熱頭痛,咳嗽,目赤流淚,口渴,舌紅苔薄而乾,脈浮數。
功效:清熱解毒,解肌透疹,涼血祛濕。
3. 形成膿包後:多用沙參麥冬湯加減
主症:燥傷肺胃陰分證,見咽乾口燥,或身熱,或乾咳,舌紅少苔,脈細數。
功效:清肺養陰,生津潤燥,健脾養胃。
下一頁:預防及緩解猴痘食療方
預防、日常調理及注意事項
温博士提醒,在猴痘病毒流行地區旅行時,應避免與野生動物接觸,食用肉類必須徹底煮熟。可以適當配合運動或導引靜坐等增強人體免疫力, 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再配合心理疏導,充分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和抑鬱,可以有效增加抗病和康復能力。
預防及緩解猴痘食療方
1. 清熱解毒三花茶
材料:金銀花10克、杭菊花10克、雞蛋花10克、蒲公英10克、夏枯草5克、甘草5克、玄參10克、連翹10克、枇杷葉6克
方法:先用清水沖洗所有材料,放入適量冷水浸泡10分鐘,大火煮開後,小火煎煮10分鐘倒出,再加熱水翻煎10分鐘,混合分2至3次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祛濕。
適合:預防及緩解各種風熱病毒和發病早期者。
註:體質虛寒、泄瀉者、孕婦及小兒不宜
2. 甘蔗馬蹄生津飲
材料:紅蘿蔔1個、白茅根(乾15克 / 鮮品50克)、鴨梨2個(祛芯、連皮)、 馬蹄1斤、甘蔗1斤
方法:先用清水沖洗所有材料,削皮切好; 放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再小火煎煮1小時後食用
功效:清熱涼血,生津潤肺
適合:風熱出疹後期伴有陰虛口乾症狀者。
註:體質虛寒、孕婦及小兒慎用
備註:以上治療方法與食療建議純粹個人經驗,如患病請盡快咨詢您的醫師診治。
註冊中醫師温愛詩博士簡介
香港註冊中醫,中醫皮膚專家,中醫嶺南皮膚病流派傳人,養生美食設計策劃。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及中醫(針灸)碩士,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皮膚科)。多次擔任香港大學校友會餐廳及著名機構養生美食盛宴之全權策劃及演講,崇尚『藥食互補』、『寓養與食』,帶領極緻品味美食養生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