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
猴痘近日在非洲及歐美國家爆發,截至2022年5月,最少已有14個國家出現病例,並有蔓延至更多地方的趨勢。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病例與流行國家旅行之間沒有明確關聯,亦與受感染動物也沒有關聯。雖然本港醫學專家表示猴痘傳入香港的風險較低,官僚報告說不怕,自己更要多加留意。
世衛指出正密切與受影響國家進行研究,以確定發現的每起病例的感染源,並採取行動提供醫療服務和限制進一步傳播。
猴痘本質
這病毒最早在1958年首次在用於研究的猴子群落中被發現,1970年在人類身上發現該病,所以該病毒被命名猴痘。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症,這意味著可以從動物傳播給人類,也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儘管非洲囓齒類動物被認為是猴痘病毒的傳播者,但該病毒的宿主(主要疾病攜帶者)仍然未知。在自然界中已知可攜帶該病毒的物種包括岡比亞袋鼠、睡鼠、非洲松鼠等囓齒類動物以及猴子等靈長類動物。猴痘病毒的自然發展史仍存在不確定性,其確切的宿主以及該病毒如何在自然界中維持循環,有待探討。
猴痘與天花的關係
猴痘病毒與天花、牛痘屬同一病毒家族,比起天花,猴痘嚴重程度相對輕得多,傳染性亦較低。猴痘主要在中非、西非等國家地區較為常見,全球首宗人類猴痘病例於1970年在剛果發現。
最後一例自然獲得的天花發生在1977年,1980年經過全球疫苗接種和控制運動,天花被宣佈已在全世界消滅。自從所有國家停止使用牛痘疫苗進行常規天花疫苗接種以來,已經超過40年或更長時間,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現在也更容易感染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
猴痘病毒與天花病毒同屬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其症狀與天花非常相似,但較為輕微。預防猴痘最好的方法是避免與帶病動物接觸,天花疫苗也可以預防猴痘,有效率達85%。
體徵和病證
猴痘的症狀通常包括發燒、劇烈頭痛、肌肉痠痛、背痛、精力不足、淋巴結腫大和皮疹或皮膚損傷。皮疹通常在發燒開始後的一到三天內出現。皮損可以是平坦的或略微凸起的,充滿透明或淡黃色的液體,然後可以結痂,乾癟和脫落。一個人的皮損數量可以從幾個到幾千個不等。皮疹往往集中在面部、手掌和腳底,也可以在口腔、生殖器和眼部找到。
感染階段
可分為兩個階段:
潛伏期(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間隔)通常為6至13天,但範圍也可以達到5至21天。
入侵期(持續0-5天)其特徵為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腫大(淋巴結腫脹)、背痛、肌痛(肌肉酸痛)和重度虛弱(精力不足)。與其它最初可能看起來相似的疾病(水痘、麻疹、天花)相比,淋巴結腫大是猴痘的一個顯著特徵。
皮疹通常在出現發燒後1-3天內開始,集中在面部和四肢,而不是軀幹。它影響面部(在95%的情況下)、手掌和腳底(在75%的情況下)。同樣受影響的還有口腔黏膜(在70%的病例中)、生殖器(30%)和結膜(20%)以及角膜。皮疹發展的順序為從斑疹(基底平坦的損傷)發展為丘疹(略微凸起的堅硬損傷)、囊泡(充滿透明液體的損傷)、膿皰(充滿淡黃色液體的損傷)和變乾並脫落的乾痂損傷的數量從幾個到幾千個不等。在嚴重的情況下,損傷可以合併,直到大片皮膚脫落。
猴痘通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症狀持續2至4周。嚴重病例多見於兒童,並且與病毒暴露程度、患者健康狀況和併發症的性質有關。免疫缺陷基礎疾病可能會導致更糟的結果。雖然接種天花疫苗在過去具有保護作用,但由於在消滅天花後全球範圍內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種運動,所以40至50歲以下的人(取決於國家)可能更容易感染猴痘。猴痘的併發症可以包括繼發感染、支氣管肺炎、膿毒症、腦炎以及可隨後造成視力喪失的角膜感染。無症狀感染的規模仍然未知。
猴痘在一般人群中的病死率從0%到11%不等,在幼兒中的比率較高;統計顯示近年病發病死率約為3-6%。
治療與疫苗接種
必須充分優化猴痘的臨床護理,以緩解症狀,管理併發症並預防長期後遺症。應當為患者提供液體和食物,以保持適當的營養狀態。繼發性細菌感染應根據指征進行治療。為天花研發的一種稱為tecovirimat的抗病毒藥物於2022年由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根據動物和人類研究的資料授予許可用於猴痘,目前尚未廣泛使用。
通過觀察研究,天花疫苗接種在預防猴痘方面的有效率約為85%。因此,先前接種過天花疫苗可能使病情較輕。一種基於改良減毒牛痘病毒(安卡拉毒株)的更新疫苗於2019年被批准用於預防猴痘。這是一種兩劑疫苗,其可得性仍然有限。天花和猴痘疫苗使用以牛痘病毒為基礎的配方開發,因為對正痘病毒的免疫反應提供了交叉保護。
在大多數情況下,猴痘的症狀會在幾周內自行消失,但對某些人,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併發症或甚至死亡。新生兒、兒童和有免疫缺陷基礎疾病的人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症狀和死於猴痘的風險。
人與動物及人際傳播
猴痘可以在與動物的身體接觸受感染的動物時傳播給人類。動物宿主包括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特別是那些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動物,包括其身體、肉和血,可以降低從動物身上感染猴痘的風險,任何含有動物肉或器官的食物都應在食用前徹底煮熟。
猴痘患者在出現症狀時具有傳染性(通常持續兩到四周)。與有症狀的人進行密切的身體接觸,就可以感染猴痘。皮疹、體液(如來自皮膚損傷的液體、膿液或血液)和乾痂尤其具有傳染性。因與感染者接觸而被病毒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碗碟等物品也可以感染他人。
口腔中的潰瘍、損傷或口瘡也可以具有傳染性,這意味著病毒可以通過唾液傳播。因此,與具有傳染性的個體密切互動的人(包括衛生工作者、家庭成員和性伴侶)感染風險更大。
該病毒還可以通過胎盤由孕婦傳播給胎兒,或者在孩子出生期間或出生後通過皮膚接觸由受感染的父母傳播給孩子。
目前尚不清楚無症狀的患者是否可以傳播該病。
性傳播感染
猴痘可以通過密切的身體接觸(包括性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過性傳播途徑傳播(例如通過精液或陰道液體),但在性活動期間與皮損的直接皮膚接觸可以傳播病毒。
猴痘皮疹有時可見於生殖器和口腔中,這可能會在性接觸期間造成傳播。因此,當存在皮膚或口腔黏膜損傷時,口與皮膚接觸可導致傳播。
猴痘皮疹可能看似像某些性傳播疾病,包括皰疹和梅毒。這也許可以解釋為甚麼在當前疫情中有若干病例是在性健康診所尋求治療的男性中發現的,還有待瞭解。一般來説,與具有傳染性的人有密切身體接觸的任何人都面臨被感染的風險。
套用預防天花感染的機制
由於牛痘病毒具有與天花病毒相似的抗原,曾經感染牛痘病毒的人類,其免疫系統因而產生的抗體不僅可針對牛痘病毒,也能有效對抗天花病毒。有效接種者一旦感染天花,免疫系統就可迅速製造針對天花病毒的抗體,以阻止天花病毒進一步入侵身體。不過現時對抗天花病毒(smallpox virus)而用來製備「天花疫苗」的是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並非野外找到的牛痘病毒(cowpox virus),是兩個不同的病毒品種。
下一頁:中醫治痘毒
中醫治痘毒
痘毒疫苗早在公元4世紀初起源於中國,東晉葛洪所著《肘後救卒方》中,就有關於以原始疫苗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的記載;清初,康熙更着意為天花疫苗向全國人民推廣。
天花約是在公元3世紀,即魏晉時期,從南亞、東南亞傳入我國,此後,就由南向北蔓延。晉代葛洪的《肘後救卒方》稱天花為「虜瘡」,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稱其為「豌豆瘡(痘瘡)」,明確以後把痘毒染疫病患稱為痘症。
葛洪的《肘後救卒方》中開出的藥方記載:「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並密數數食。又方,以水濃煮升麻,綿沾洗之,若酒漬彌好。但痛難忍。」
《醫宗金鑒》
清吳謙等編著的《醫宗金鑒•幼科種痘心法要旨》全面地介紹了種痘術的應用、適應症、禁忌和痘苗保存,書中介紹有四種種痘法。《醫宗金鑒》可稱為中醫的百科全書,其中有小兒種痘術專卷,可見中醫對兒童預防醫學的重視和全面。《醫宗金鑒》詳述痘毒病徵、病原和治療方法,僅節錄如下:
一、上古無痘性淳樸,中古有痘情欲恣,痘稟胎元出不再,毒之深淺重輕識。天瘡之名因天稟,瘡形如豆痘名居,塞北不出寒勝熱,毒發必自待天時。
二、痘出五臟主證形,呵欠頓悶是肝經,肺證咳嗽痰嚏涕,心證驚煩面赤紅,脾證喜睡肢熱利,耳尻俱涼是腎徵,肝泡肺膿心赤小,脾大黃淺腎黑形。
三、額心頦腎鼻脾部,左頰肝位右肺方,周身分主面屬胃,頭背膀胱腰腎疆,心肺胸膈肝膽脅,腹肢屬脾大小腸,包絡之絡聯臟腑,三焦之氣應無方。
羅列的方劑有數十服,按病情和治療的不同階段配伍,如升麻葛根湯、歸宗湯、清解散、寬中透毒飲、蘇解散等等,各具病情的針對性。普遍採用中藥材如升麻、蘇葉、防風、荊芥、牛蒡子、甘草、葛根、桔梗、前胡等,是治療各類痘毒病患的重要參考典籍。
資料來源:WHO網站、《醫宗金鑑》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