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風散
新冠疫病全球抗疫兩年多,一波接一波,變種病毒不斷,似完未完。總結兩年多的防疫抗疫經驗,凸顯了中醫藥在疫病流行中發揮的作用,功不可沒。現在不單中國人認識到抗新冠病毒的方劑,連世界各國不同人種都可以說出三藥三方、連花清瘟、藿香正氣等治疫病的中成藥的名稱。
其實新冠肺疫爆發初期,最早期未開發主治新冠用藥前,建議使用的經方是玉屏風散,當時中港台多位醫師不約而同都大力推薦使用玉屏風散,作為防疫保命的方劑。
疫危保命方
自元代以後,每逢中國碰到有瘟疫發生,關乎人民大眾安危的,防疫第一線方劑就是玉屏風散。近數十年流行病疫不斷,玉屏風散還是放在首要治病的選擇:
1、2013年,多個省市衞生廳地發布中醫藥預防方案,制定併發布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建議用中成藥玉屏風顆粒預防禽流感。
2、2012年,《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中成藥)》指出,玉屏風顆粒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變態反應等作用,臨牀應用於自汗、體虛易感冒等症狀。
3、2012年《中醫兒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玉屏風顆粒作為治療小兒哮喘、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的推薦用藥。
4、2012年中華中醫學會出版《中醫皮膚科常見病診療指南》,玉屏風顆粒入選該診療指南,作為癮疹(慢性蕁麻疹)的推薦治療用藥。
5、玉屏風顆粒入選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醫診療指南》,採用其應用於中醫藥或中西醫結合的COPD穩定期治療。
近月Omicron肆虐全球,中台醫師重新檢視扶正祛邪醫案,以玉屏風散為基礎,加入藿香、連翹等藥材成加味方劑,研究加强人體免疫力的預防茶飲,比諸患病後再治療奏效。
應用指南
玉屏風散的特性,可參考摘自《國家基本藥物臨牀應用指南》2012年版臨牀應用規範:
1、自汗,多由氣虛衞外不固所致,症見自汗,惡風,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弱。
2、體虛易感冒,由表虛不固所致,症見神疲乏力,自汗惡風,反覆感冒,舌淡,脈虛。
(iStock圖片)
此外玉屏風顆粒還有治療反覆呼吸道感染、過敏性鼻炎、小兒腎病綜合徵、復發性口腔潰瘍的文獻報道。
其藥理作用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變態反應等功效,並且用藥無特殊禁忌,亦未檢索到不良反應報道,大致對廣大人群用藥安全。
經方出處
玉屏風散出處眾説紛紜,一説出自《丹溪心法》一書,作者朱震亨,義烏丹溪人,世稱為朱丹溪,是元代著名的醫學家。《丹溪心法》一書以內科雜病為主,兼及其他各科,較全面地反映了朱氏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玉屏風散就是朱氏臨床經驗的一個著名代表方。另一説法,玉屏風散由元代醫家危亦林創製,可斂汗固表,是體質虛弱者預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無論出自何人之手,玉屏風散源自元代,是沒有多少異議的。
玉屏風散是專門針對體虛、肌膚不固易感冒者而設,常用於表虛自汗等病症。玉屏風散中的藥物只有黃芪、白术、防風三味,非常簡單,但其配伍卻非常嚴密。以益氣固表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補,補散並用,相反相輔。是中醫用於扶正的經典名方之一。
近代根據同病異治的原則,亦將本方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及其他疑難雜症,臨床只要辨證準確,應用得當,常可獲得滿意療效。研究還表明,玉屏風散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之功效,在中成藥中的「丙種球蛋白」美稱,在內、外、婦、兒等各科疾病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方名釋義
玉,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屏風,宮門當門的小牆,為室內陳設而作為擋風或遮蔽障衛之物。本方補散兼施,通過補益肺氣,增強衛外的功能,使表固而汗自癒,猶如擋風的屏障。方名玉屏風,亦是以其補益衛氣。防風一藥又名屏風,乃治風用藥,遍行周身;黃芪補三焦而實衛的關鍵。寓散於補之中,散邪而不傷正。白朮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功效。
玉屏風散方劑組成用藥:黃芪,白朮,防風,傳統用藥以一錢為一份,比例為2:2:1,三味藥物共碾為細末混合均勻成為一劑,藥食同源。
主治表虛自汗,易感風邪;風雨寒濕傷形,皮膚枯槁。汗出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用於過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虛不固而外感風邪者,以及腎小球腎炎易於傷風感冒而誘致病情反覆者。
下一頁:經方藥理研究、臨床應用
經方藥理研究
基礎方劑配伍有調節機體免疫功能,並對腎炎的病理修復有明顯作用,同時腎功能方面內生肌酐清除率回升較快,能使各類腎小球腎炎患者的低於正常或高於正常,其治療機理亦與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有關。
可以提升患者的「正氣」以抵禦外邪,適合於健康人和亞健康人。此外,還能治療症状輕微的早期感冒,比如傷風後出現鼻塞、怕冷等症状。
研究成果
除治療氣虛感冒之外,玉屏風散在臨床上還可以治療小兒體虛多汗、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口腔潰瘍、慢性蕁麻疹、美尼爾症候群、柯薩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結腸炎、面神經麻痹、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皮膚瘙癢症、習慣性便秘、原發性多汗症等。
在臨床實驗研究中發現黃芪能使血液中白細胞顯著增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增強,從而使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增加;促進抗體合成,對體液免疫有促進作用,還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臨床藥理實驗結果表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惡性腫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氣管炎等),服用黃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強。
白朮是培補脾胃之要藥,強身壯體之佳品;在清朝宮廷長壽方中,白朮使用頻率達69%,佔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朮能夠提高細胞免疫功能,還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強體液免疫功能。此外,對於白細胞減少症,白朮還有升白作用。
防風有祛風、鎮痛、發汗、解熱、抗菌之作用。
三藥共用,產生協同作用使療效增強,且有病能治,無病能防。
臨床應用
以玉屏風散基礎的三味藥材,加味其他相關藥材,有效達到治療身體各類雜病的功效,經過多年臨床研究,歸納已發現有一定成效的雜病涉及各個專科。
一、內科病症
1、呼吸系統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源性心臟病、支氣管哮喘、咳嗽、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2、循環系統疾病,如:高血壓。
3、消化系統疾病,包括:腹瀉、慢性結腸炎。
4、泌尿系統疾病,包括:慢性腎炎、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症、防治過敏性紫癜腎炎、腎性血尿
5、免疫系統疾病,如風濕病。
6、內科疑難疾病,包括:汗症、臟器下垂、面神經炎、病毒性心肌炎、中風。
二、兒科病症:包括小兒厭食症、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結核、慢性扁桃體炎、小兒多涕、汗症、泄瀉、尿頻、急性腎小球腎炎、心悸、過敏性紫癜。
三、耳鼻喉科病症:包括變應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咽炎。
四、婦科病症:如習慣性流產、產後身痛、不孕症、老年性陰道炎。
五、男科病症:如不育症。
六、口腔科病症:如口腔潰瘍。
七、皮膚科病症:包括蕁麻疹、瘙癢症、過敏性紫癜、尖銳濕疣、扁平疣。
八、神經精神科病症:如面肌痙攣、頭痛。
九、眼科病症:如病毒性角膜炎、結膜炎、白內障。
下一頁:用藥誤區
用藥誤區
本方主治衛氣虛弱,不能固表之證。衛虛腠理不密,則易為風邪所襲,故時自惡風而易於感冒;表虛失固,營不能內守,津液外泄,則常自汗;面色皚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皆為氣虛之象。治宜益氣實衛,固表止汗。
不少醫師都固守三藥的用藥比例2:2:1,但近年研究發現,玉屏風散涉及廣泛治療不同範疇,亦需依據因人制宜的法則用藥,所以原來的用藥比例也只能作為基本參考,不可以一成不變。一些成藥,其比例為3:1:1或2:1:1,該品便以理氣為主。
另外,在選用白术和黃芪時,可參考下面經典文獻,靈活運用。
《得配本草》:黃芪補虛,蜜炒;嘈雜病,乳炒;解毒,鹽水炒;胃虛,米泔炒;暖胃、除瀉痢,酒拌炒;瀉心火、退虛熱、托瘡瘍,生用。恐滯氣,加桑白皮數分。
《本草衍義》:古方及《本經》只言「术」,未見分其蒼、白二種也,只緣陶隱居言术有兩種,自此人多貴白者。今人但貴其難得,惟用白者,往往將蒼术置而不用。如古方平胃散之類,蒼术為最要藥,功尤速。
《本經逢原》:云术肥大氣壅,台术條細力薄,甯國狗頭术赤皮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氣濁,不若於潛野生者氣清,無壅滯之患。白术入諸補氣藥,飯上蒸數次用;入肺胃久嗽藥,蜜水拌蒸;入脾胃痰濕藥,薑汁拌曬;入健脾藥,土炒;入瀉痢虛脫藥,炒存性用;入風痹、痰濕、利水、破血藥,俱生用;然非於潛產者,不可生用也。
(資料參考:《詮釋經方奇方 探究臨床應用與作用機制 玉屏風散》,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