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車
13/05/2021

抗疫初心

  B1.617,印度新冠肺病變異病毒的名稱代號,導致印度每天超過30萬人確診的毒株,全世界都視這變種病毒為末日殺手般,而世界衞生組織更在5月10日提升B1.617變種病毒至「憂慮」級別(variants of concern);各地政府一旦發現有確診者帶此病毒,便以非常手段,盡辦法減低在該地擴散的風險。

 

  網上更流傳著不少傳聞,說一旦感染該病毒,開始時沒有病徵,病發時無藥可救,各種新冠疫苗無抑制作用,毒性超過一般新冠病毒三倍等。讓我們回到傳染病感染的基本概念,看看今天新冠肺病和變種病毒的相關病徵。

 

  回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一年多,全世界的傳染病專家都一直觀察新冠肺病病毒的變化,發現除了病毒變異外,原來的病毒引起的病徵也有輕微改變。

 

新冠肺炎的新 10 大症狀

 

  3月2日醫學期刊《柳葉刀》(Lancet)刊登了一篇研究發現,回顧一年多前與今天發現的病發症狀已有所改變。

 

  一年前病人病發有更大的比例出現「全身性症狀」,但現在大部分的人症狀顯得更輕微、更隱蔽,而且變化更多元、不同的症狀變得非常多。而且並不是每個症狀都會出現,有些人可能只出現一個症狀,所以根本想不到自己患的是新冠肺炎。

 

1. 發燒

2. 肌肉痠痛

3. 疲勞、全身無力

4. 咳嗽

5. 噁心

6. 腹痛、腹瀉

7. 鼻塞、流鼻水

8. 嗅味覺異常

9. 頭痛

10. 呼吸困難

 

  新型冠狀病毒在最一開始的症狀,會變得「更加隱蔽」,可能會長時間潛藏在某些無症狀人體中。上面提到的10個症狀,跟流感,甚至普通的感冒都非常像,使人沒辦法判斷自己是不是新冠肺炎的。不過,新冠肺炎有2個點跟流感不一樣,一個是「潛伏期比較長」,一個是「會有下呼吸道發病的症狀」。

 

一、潛伏期比較長

 

  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流感的潛伏期大概在1-4天左右,病程大概在7天左右變嚴重。而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比較長,可能有1-14天左右,甚至更長;病程可能會拖到幾周、幾個月以上,一開始可能會先有一點小症狀,如持續3天以上都沒有改善,就有理由懷疑是否患上新冠肺炎。

 

二、「下呼吸道」發病症狀

 

  對一些人來説,「沒有症狀」其實是指沒有「全身」或是「上呼吸道」症狀,但可能有一些下呼吸道的症狀。下呼吸道是指氣管、支氣管及肺部,如果症狀輕微,很可能會誤以為是其他疾病的症狀:

 

1. 胸悶、胸痛

2. 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

3. 走路、講話氣喘

4. 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

如果上述症狀持續3天以上沒有好轉、甚至惡化,還是去進行檢測較好。

 

與「變種病毒」患者症狀的差異

 

  2021年《傳染病學期刊》(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有研究論文指出,隨著病毒株出現變異,感染變種病毒株患者所表現的症狀可能也略有差異。

 

  感染變種病毒株的患者較少有嗅覺、味覺喪失的情況,變種病毒除了傳播速度快之外,病毒會在人體內產生更高的病毒量,做成變異病毒株快速在全球擴散。

 

  如果是感染變異病毒,患者除了出現先前已知發燒、呼吸道症狀之外,亦會同時出現頭痛、疲倦、喉嚨痛、腹瀉等典型病徵;並較常出現的還有咳嗽、疲倦、喉嚨痛和肌肉痠痛等不適。

 

中國衛健委建議

 

  由於中國在新冠肺病的疫情控制方面效果甚佳,所以在處理病毒變異方面推出的應變方案不多,但其針對性卻有著指導意義。今年4月15日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修訂版)》,其修訂要點不單止更新強化原來新冠肺炎的診治方案,而且對變種病毒的病徵和治療也納入診療方案診治範圍。

 

  其發病病徵如前述,而主要的中藥治療還是以三方三藥為主;在病發初期,以連花清瘟膠囊、藿香正氣水和銀翹解毒片等成藥紓解。

 

  因為病毒變異在春夏之間,根據吳鞠通的《溫病條辨》論及有關病徵,可歸類為暑溫,病發前的不適可泡飲桑菊飲或菊花金銀花茶飲紓緩。

 

世界衛生組織(WHO)

 

  世衛在網站重申説明,我們在整個抗疫的過程中,無論病毒變異到甚麽程度,毒性如何高,個人要注意還是那基本幾項:

 

#COVID19傳播的速度有多快?

一些新的COVID-19變種傳播的速度如何?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知道什麼可以確保安全。更多理由:

• 洗手

• 相距至少1米

• 戴口罩

• 限制時間或避免封閉/擁擠的空間

(資料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不要因抗疫疲勞而放鬆,不要因注射了疫苗而參加更多多人集會,不要胡亂聽信網上不明來歷的資訊,只要能堅守個人衛生習慣和上面的安全守則,就如我們當初對一無所知的新冠病毒一樣,安全度過,這也是抗疫初心的基本原則。

 

醫學微視  

 

  如自己身體偶有不適,又沒有信心肯定自己的健康狀況,可嘗試登入下面的網站,做初步的自我檢查,瞭解一下自己「病情」:

 

  醫學微視 

 

  你點開後,再點某個病,然後往下看到各種症狀,點其中一項,就會有醫生出來語音解答,很詳細。比醫院醫生回答還要好還要快。是國家頂級專家的回答解釋,很實用,建議收藏!

 

醫學微視項目內容獲授:

• 《中國大百科全書》電子版收錄

• 「健康中國」新媒體工作委員會首批成員單位

•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普中國」合作項目

• 獲得中國醫藥互聯網應用技術高峰論壇:最佳醫學教育獎

• 獲得國家衛健委宣傳司指導

• 《健康報》社主辦2017健康科普大賽「十佳科普視頻」獎

• 獲得「2017年度中華精准健康傳播十大新聞事件」。

 

本文部分圖片/影片/文字來自網絡,如涉及來源或版權問題,請聯絡本網。

本文所述各方劑旨在討論用,讀者不宜罔自配服,務必請教註冊中醫師。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