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晒
27/05/2020

【病從口入】逾200人吃港版洪瑞珍三文治中毒!改掉3個壞習慣,夏天免中招!

  去過台灣的遊客,必定認識洪瑞珍三文治!那結合奶油、果醬的三文治,是訪台必買手信之一!去年起這份滋味在香港亦能嘗到,自稱獲台灣總公司授權的「洪家手作洪瑞珍三明治」,去年年底在本港多處售賣三文治。惟上周起港版洪瑞珍爆出懷疑食物中毒事件,受影響人數正不斷擴大,截至今日,衛生防護中心指已有超過200人懷疑食物中毒!為何三文治會引起食物中毒?夏天又需提防甚麼細菌?我們有哪些壞習慣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呢?

 

  衛生防護中心上周四(21日)起開始公布「洪家手作洪瑞珍三明治」食物中毒事件的進展,截至今日共有215人受影響,年齡介乎1歲至68歲。他們進食三文治後,於2至86小時後先後出現腸胃炎病徵,包括腹痛、嘔吐、腹瀉和發燒等,多人需入院接受治療。

 

 

(「洪家手作洪瑞珍三明治」Facebook圖片)

 

三文治夏天易變壞

 

  食物安全中心上周五(22日)在社交網站表示,三文治屬高風險食物,當中可能含有生或未煮熟的食材,如生的蔬菜、未煮熟的蛋等;而且一般由人手製作,容易在過程中出現交叉污染。製作好後存放不當,都會滋生細菌,引起食物中毒。

 

  而今次懷疑引起食物中毒的「港版」洪瑞珍三文治,當中的食材有機會是事件元兇。港版洪瑞珍三文治塗有蛋黃醬、奶油、果醬等材料,這些蛋白質豐富的材料在夏天易變質、腐壞,當中屬乳製品的蛋黃醬本身就高危,在室溫存放過長時間,還有機會出水,加上軟熟的麵包易出水,就有機會滋生細菌。食物安全中心指,細菌在攝氏4度至60度容易繁殖,如將食物存放在室溫下超過4小時,就須棄置。

 

沙門氏菌常見於蛋製品

 

  今次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為沙門氏菌,衛生防護中心在3名受影響人士的糞便樣本中,驗出對D組沙門氏菌呈陽性反應。沙門氏菌是其中一種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常見於生吃或未經煮熟的蛋及蛋類製品,如Tiramisu、布甸等;而未經煮食的肉類、家禽及其製品,如燒肉、香腸等都是易受污染食物。食物安全中心指,進食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後,通常在6至72小時內,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燒等症狀;嚴重可致敗血症、脫水甚至死亡。沙門氏菌可在攝氏5至47度間生長,37度就是最佳生長溫度,因此夏天處理以上食物時,要小心沙門氏菌!

 

  香港夏天長期處於30多度,對人體而言過於炎熱,卻是細菌最喜歡的溫度。食物在夏日存放於室溫一段時間,細菌容易大量繁殖;不只有機會滋生沙門氏菌,還有金黃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等,都是容易引致食物中毒的細菌!

 

1. 金黃葡萄球菌

 

  金黃葡萄球菌是港人熟知的菌種之一,三文治、蛋糕、酥餅等需經很多人手處理工序、其後卻不經加熱或翻熱的食物最易受污染;而預備食物的用具或工作枱若不乾淨,都有機會將金黃葡萄球菌傳播至食物中。金黃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可令人感到噁心、嘔吐、腹瀉、肚痛,偶有發燒,一般在人體潛伏30分鐘至8小時不等。

 

易受污染食物:肉類、家禽及其製品,例如燒味和滷味;餅食類食品,例如忌廉餡餅;甜品、魚生和壽司、三文治、沙律

 

2.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多見於未煮熟的海產、海產製品和醃製食品,如生蟹、生蠔等;但去年香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兩宗食物中毒,卻是涉及滷味、熟雞及雞飯;食物安全中心指,相信出於食物之間的交叉污染,即未經煮熟的海產被置於即食食物旁,令細菌傳播至即食食物上。副溶血性弧菌繁殖能力極高,在攝氏18至22度的室溫下數小時,已可以幾可級數增長!食安中心指,只要在攝氏75或以上煮至少30秒,已可將副溶血性弧菌殺死。

 

易受污染食物:魚類、軟體動物(如蠔、八爪魚和墨魚)、甲殼類動物(如蟹、蝦)、海蜇、鹹菜、燻蹄等

 

(iStock圖片)

 

3. 蠟樣芽孢桿菌

 

  蠟樣芽孢桿菌又稱仙人掌桿菌,尤其容易在隔夜白飯中滋生;可引致嘔吐或腹瀉,不過一般較為輕微,不會超過24小時。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可產生孢子的細菌,這些孢子在加熱過程下可大量繁殖,若在室溫放置過久,孢子更會大量增加,產生毒素。食安中心指,要避免蠟樣芽孢桿菌大量生長或產生毒素,應在食物加熱後,好好控制儲存時間和溫度,如非即時進食,就將食物置於攝氏4度或以下,或60度以上。

 

易受污染食物:剩餘的飯、炒飯、肉類製品及蔬菜

 

  食物中毒常因處理食物過程、貯存不當,而滋生大量細菌引起。在夏天,尤其要注意處理食物細節。如果你有以下壞習慣,謹記要立,刻,戒,掉!

 

NG習慣一:將已融雪糕再放進雪櫃

 

  夏天食雪糕是一大樂事,家庭裝雪糕分量太多,通常都會吃完一部分再放入雪櫃再冷藏,但此舉容易滋生李斯特菌等細菌!雪糕原料漿經巴士德消毒法處理,加熱到特定溫度後再冷藏,當中的水份結成冰後將不利細菌生長;但當雪糕在室溫融化後,水份從冰變成水,容易滋生細菌;而雪糕原材料之一牛奶富含蛋白質,在室溫下再放一段時間亦容易成細菌溫床,因此並不建議將融化的雪糕再雪再吃,如果一次過不能將整桶雪糕吃掉,應舀出所需分量後就盡快將雪糕冷藏。

 

 

(iStock)

 

NG習慣二:將已開封的飲品長時間置於室內

 

  飲品開封後,有些人喜歡一次過飲完,有些人喜歡慢慢喝,但在夏天可能要改掉慢慢喝的習慣了!天氣熱氣溫高,細菌易急速繁殖,尤其是一些高糖的飲品,更易滋生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台灣毒物科醫生顏宗海建議,如飲品開封後置於室內超過2小時就別喝了,避免引起腸胃不適甚至腸胃炎。

 

NG習慣三:室溫解凍

 

  香港人愛吃急凍食物,但若選錯解凍方法容易中招!食物安全中心曾進行解凍大比拼,當中最不建議室溫解凍法,不但所需時間長,置於室溫還會滋生大量細菌,夏天30多度正是細菌繁殖的理想溫度。食安中心指,食物不應放在室溫超過4小時,若達5至6小時甚至不應食用。要解凍的話,食安中心建議放進雪櫃或用自來水解凍,兩個方法都能確保食物安全。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