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抗疫】未病先防!中醫推介9款打底食療,邊款最啱你體質?
近日懷疑及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數持續增加,政府實施了一系列防疫措施,學校停課,企業停工或安排員工留家工作,大家一起留在家中齊心抗疫!除了密切關注疫情,注意起居清潔外,還有甚麼措施可以使我們遠離患上流感或肺炎的機會?中醫如何解構疫病成因?有那些飲食和湯水可增強抵抗力?
中醫解說:感受濕溫時毒而發病
據中醫師何國璋教授所說,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未清楚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影響人類健康,只知道肺炎除了典型的上呼吸道症狀外,亦可表現為腹瀉、或無任何明顯症狀。從中醫理論分析,此病屬於濕溫病,乃感受濕溫時毒而發病;亦有醫家認為此病起於冬,應為寒邪侵襲人體所致。
另還有一個時行病的說法:「凡時行者……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意即氣候反常,該冷時卻暖,就容易出現時行病。2019年就偏偏是該冷的時候卻暖的一個情況。此外,明代吳又可著書《溫疫論》提出的「夫溫疫之為病,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與現今的情況非常相似。每年出現的流行性感冒,其實也是病毒引致,是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註冊中醫師何國璋教授
重視治未病
不同體質的人對於感邪後的反應性均有所不同,所以時行感冒往往隨體質之異而有不同轉歸,證侯輕重之別。不論其成因、傳播途徑是甚麼亦毋須恐慌。中醫重視治未病,「未病先防」是中醫理論的大原則,如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病毒感染的自我恢復能力也有了重要的保障。
增強體質的重點在於勞逸結合,飲食有節,調暢情志,規律生活,避免過度勞累或過度緊張。要預防肺炎與流感,除了注重個人及公共衛生之外,還可以透過飲食保健來提升身體抗病的能力。以下按著現今的氣節為不同體質人士提供合適的湯水,讓大家提升免疫力,增強體質,對抗本次疫情:
時下氣節9款湯水,看看身體有甚麼特質或症狀,對號入座吧!當然,如對自己體質或食療有疑問,應先請教註冊中醫師。
1. 感冒後久咳未癒:紫蘇紅糖飲
材料:紫蘇葉4錢、生薑3片、紅糖適量
製法:將上述材料放進煲中,加清水3碗,滾10至15分鐘,分次飲用。紅糖可因應個人喜好而加入,若自覺生薑味重更佳者可酌量再加生薑。
功效:驅風散寒止咳,適合感冒後長久咳嗽未癒,肺部CT無病變,但咳嗽、聲音嘶啞、白痰清稀,咽癢,偶伴頭痛身痛、流涕人士服用。
紫蘇葉
2. 乾咳、咽喉乾涸:鹹欖桔餅茶
材料:鹹欖4個、糖桔餅兩個
製法:將上述材料放進煲中,加清水4碗,文火滾30至45分鐘,代茶飲用
功效:潤肺止咳,適合乾咳,咽喉乾涸或咽喉痛人士服用。
下頁繼續睇防病食療
3.鼻敏感伴泄瀉:芳香飲
材料:藿香1錢、佩蘭1錢、薄荷葉1錢、甘草半錢
製法:全部材料放進杯中或茶壺中,加入適量滾水焗10至15分鐘後即可用,可以此茶代水
功效:芳香化濕以健脾,辛涼通竅可護肺;適合平日鼻敏感症狀,伴大便黏軟,甚則泄瀉人士服用。
芳香飲有助化濕健脾和護肺,平日鼻敏感伴有大便黏軟人士啱飲。
4. 體熱、咽痛、口氣重:銀菊露
材料:金銀花5錢、甘菊五錢、蜂蜜適量
製法:將金銀花、甘菊放進煲中,加水6碗,浸30分鐘後,用武火煲滾後改用文火煲15至20分鐘,調入蜂蜜,可以此茶代水
功效:清熱解毒。適合平素咽乾,容易咽痛口氣重,自覺體熱人士服用
5. 煩躁、尿黃尿赤:竹蔗馬蹄紅蘿蔔水
材料:竹蔗兩斤、茅根5錢、馬蹄10粒、紅蘿蔔兩條、冰糖適量,或可加糖冬瓜、糖蓮藕等
製法:將紅蘿蔔洗淨,刮去皮,切塊;馬蹄洗淨,去皮,切塊;竹蔗沖洗後,破開兩邊;茅根可用鮮品或乾品,洗淨;將所有洗淨材料放入煲中,加入8碗清水、冰糖適量,或可加入糖冬瓜、糖蓮藕等,用大火煲滾後,改用中火煲1小時
功效:清熱利濕。適合平素容易煩躁,尿黃尿赤,重口氣人士服用。
6. 體虛易感冒:玉屏風粥
材料:北芪5錢、防風5錢、白朮1兩、珍珠米適量
製法:將北芪、防風、白朮先放入煲湯紗布內,置於煲內,加入清水8碗,浸20分鐘後,用大火煲滾,改用文火煲20分鐘,撈出紗布袋,再加入洗淨的珍珠米煮成粥,可酌加鹽或糖食用
功效:益肺固表。適合平素體虛容易感冒人士服用。
7. 胃口差、大便不暢:核桃淮山豬(月展)湯
材料:核桃(連衣)2兩、淮山5錢、北芪3錢、黑棗3粒,紅棗(去核)3粒、豬(月展)1斤、生薑2片、鹽少量
製法:豬(月展)洗淨汆水,加清水8碗與其他材料共入煲,以大火煲滾後轉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胃,滋腎固精,補氣養血。適合日間嗜睡,並見尿黃、胃口差、大便不暢或不盡人士服用。
8. 氣短乏力、心煩難眠:百合蓮子黨參煲烏雞
材料:百合5錢、蓮子5錢、黨參5錢、玉竹5錢、生薏米5錢、烏雞1隻、紅棗(去核)10粒
製法:烏雞洗淨去頭腳斬件汆水;將其餘材料浸洗乾淨;放進瓦煲內,加水10碗,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補肺、固腎。適合平常自覺氣短乏力,口乾唇躁,心煩難眠人士服用。
9. 四肢重墜、倦怠乏力:素食補氣茶
材料:黨參1兩、雲苓1兩、白朮5錢、龍眼肉1兩、紅棗(去核)20粒
製法:所有材料放入煲內,加清水6碗,以中火滾15分鐘,熄火後焗30分鐘;再用中火 煲10分鐘,熄火。可以此茶代水
功效:升陽祛濕,補氣養血。適合平素四肢重墜,倦怠乏力人士服用。